为外祖母祈祷(2)

一天,外祖母的堂姐到家里来给她提亲,堂姐和曾外祖母说话的时候,外祖母就在一旁听着,知道男方是堂姐夫的表弟,人很勤快,不嗜烟酒,家境虽贫寒却是本分人家。那时的人都很封建,媒人来提亲的时候,姑娘自己插不上话,愿不愿意都得听父母的安排。外祖母的终身大事就这样在堂姐和母亲的交谈中定了下来。

外祖父给外祖母的聘礼是20元钱。曾外祖母用这笔钱给她置办了简单的嫁妆,省下的10块钱按照当时的风俗压箱底又带了回婆家。

出嫁的那天,曾外祖母让儿媳妇给女儿煮了两个水煮蛋吃,按照习俗新娘子三天不上厕所,三天后下厨房擀面条,擀面条是图吉利。老人们都说:“先擀饼过两顷(地),先擀面过两万。”尽管社会动荡不安,贫苦的农民们还是盼望着将来能过上好日子。而外祖父的母亲之所以倾其所有急着给外祖父成亲,是因为当时村里要按人口分地,多一口人就能多一份收成呀。

身穿红妆的外祖母坐上椅子由婆家派来的人抬上迎亲的花轿,在唢呐声中茫然无知地结束了她单纯的少女时代。

我问外祖母新婚见到外祖父是一种什么感觉,外祖母说:“连面都没有见过,第一次见到一个陌生人心里很怕,一想到以后就在一起过日子,慢慢的也就好了。”

外祖母嫁给外祖父的两个月后婆家粮囤里就没米了。几亩薄田九涝十旱,1949年黄河决口时全部被淹,外祖母和外祖父不得不带着当时只有两岁的大姨坐船过黄河出去讨饭活命。他们与邻居一家住在黄河边的高岗上的一所空房子里,屋地中央支一口大锅,两家11口人睡一铺床,夜里起来就没有地方躺了。

提起当年讨饭的经历,外祖母仍记忆犹新。她说抱着大姨出去讨饭时,饿得头晕眼花,有的人家院里养着狗,大姨饿得哇哇哭着说:“娘,狗汪汪,狗咬你,咱回家吧!”一个好心的老太太看着年轻轻的外祖母抱着孩子哭得可怜,盛了两碗粥让她们吃饱了再走,而多数时候她只能讨到一个胡萝卜或是半块地瓜,要了一天的饭还填不饱孩子的肚子。

一次她惦记着家里的婆婆让外祖父渡黄河回去看看,走时估计几天就能返回来,可是半个多月过去了人还没影。晚上邻居一家讨饭回来有说有笑地团聚在一起吃饭,外祖母抱着大姨在门外边哭。她想起来时乘船邻居男人的帽子被浪卷走的情景,担心外祖父是不是遇上了不测,寝食难安。好在20天后外祖父终于回来了,原来他是在家盖房子耽搁了时日,外祖母悬着的心才放下。

后来外祖父找到了给别人劈柴的活儿,外祖母才不出去讨饭了,她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兼顾做些家务活。外祖父每劈100斤柴能挣3斤玉米棒,除去吃的还攒下了100斤玉米。大水退后外祖父母寻思回去一家人也没吃的,就没舍得把玉米卖掉,而是寄存在雇主家,打算回家安顿好后再回来取,结果一路拾荒到家时已经是秋天了。外祖父从河里打捞了10多斤小鱼自己舍不得吃,晒干后给雇主送去,谁知雇主却告诉他玉米都生虫做马料了,只补偿了10斤棉花。无奈外祖父只好提着棉花回来,一家老小啃糠咽菜过了一个冬天。

外祖母怀二舅时已经解放了,那时人们在大队里干活挣工分,吃大锅饭。每到吃饭时间,全村的人都拥挤到大队食堂,每个大人只能发一个有牛眼珠子大的杂面窝头,孩子只能得到半个,根本填不饱肚子。人们纷纷挖野菜吃,有的野菜有毒,吃多了浑身浮肿没有力气。而吃野菜的外祖母还坚持挺着大肚子去地里干活儿挣工分。一次半晌下起大雨,路面都已经流成了河,外祖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雨里,不慎摔了一跤,挣扎着爬起来继续赶路。

曾外祖母心疼怀孕的女儿,趁儿媳妇回娘家的工夫,稍信让外祖母回去帮忙做几件棉活儿,借机给外祖母吃几顿饱饭。那时不允许自己家动火,公社里来收缴公粮时,曾外祖母提前把十几斤麦子分藏到房顶上和庭院里做棉活儿的木板底下。结果房顶上突起的部分引起了人们的怀疑,那几斤麦子被收走了。

外祖父来接外祖母回家时,外祖母惦记着婆家没米下锅,在灶上和母亲商量,想要那盆麦麸子回家蒸干粮吃。想到自己吃白面馍,而女儿却要麦麸子回家吃,曾外祖母的心里很不好受,隐忍着眼泪又给装了几张白面饼。

我这才理解了外祖母为什么那么会过,一块干巴巴的剩干粮她也要用热水泡了就咸菜吃掉。

后来外祖母和外祖父为了生计,携带全家老小12口人从山东梁山移民到黑龙江铁力市桃山林业局,外祖父在局机关做厨师,外祖母一个人在家一边带孩子,一边打些零工贴补家用。那年春节,外祖母终于用自己的劳动所得给远在山东梁山的曾外祖母汇去了50元钱。那是她今生对母亲惟一的回报。

外祖母先后生育了11个儿女,有两个由于先天营养不足夭折了。大舅小时候很顽皮,把邻居家的青菜偷偷拔了栽到自己家的菜园里,还把邻居家窗户的插销全体拔下来给自己家的窗户插上,外祖父不在家,教育孩子的责任就落在了外祖母一个人的身上。一次三姨和二舅吵嘴,外祖母忙着陪客人说话没多过问,12岁的二舅居然负气离家出走,当时外祖母刚生下小舅舅在月子里,她胡乱包了一条围巾,用衣襟抹着眼泪出门四处寻找。一个星期后她远在天津的二哥来电报说二舅跑到了他那里,外祖母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