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5)

(解脱)

人们有问题,所以会去追捧一些有问题的东西,而那些东西,反过来又为人们制造更多的问题。

告别凡·高

搬家清理物品时,发现了几本以前看过的书,其中有欧文斯通的传记《毕沙罗传》与《凡·高传》,和陈染的随笔《声声断断》。因为我现在已不再藏书,就顺手把它们递给了妹妹,“不要了,送给你吧。”妹妹翻了一下,捡出《凡·高传》丢还了回来,“我不要这本,他是疯子。”

我接了过来,不由自主地停止了整理,翻了一下这曾让自己推崇备至的人物的传记,惊讶地发现,自己已没有了当初那种审美观,那些曾经的喜好,已引不起自己的任何共鸣了。

以前在自己的眼中,被誉为跳动着的阳光与奔放激情的写照的画作,现在看起来是那么的笨拙,人物面貌一片模糊,构图严重不合比例,堆砌的色块反映了技法的不成熟,狂放的笔触折射出灵魂的骚动不安与思维的混乱。自己虽然只是一个业余美术爱好者,却对印象派的画作达到了狂热的喜爱程度,一些印象派画家住过的地方,仿佛自己梦中的圣地,对近年印象派画的拍卖价也如数家珍。特别是对凡·高,崇拜他把一生贡献给了自己的理想,是用生命与激情在作画。不知不觉中,也培养了与他类似的人生观,在混乱与不安中纵容着自我的放任,却还感觉良好地认为,那是一种个性的发挥。

人先天的本性都是善良与纯真的,而人的观念却是这样由后天的灌输与滋养而形成的。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简直像凡·高一样,狂放的个性与抑郁的心态是两股强大的力量,在我瘦弱的体内拼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拉扯,简至要到了崩溃的边缘。

幸运的是,我读到了好书,那是告诉人们宇宙真理的好书,从此这颗流浪的灵魂才得以安宁,内心得以平和,生命才找到了生存的意义。开卷有益,好书真能使人受惠无穷。

觉今是而昨非,看着手中曾经的“爱好”,我淡淡地笑了,轻轻地把它们压入了书箱底层,心里明白我不会再去碰它了。脑中不由得回荡起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旋律,心中一片宁静安详,仿佛听到驼铃阵阵,一队商旅正行进在辽阔的大草原,走在归乡的旅途上……

别了凡·高。

评:自我是一个陷阱,因为每个人都有问题,你追求自我就等于是追求问题。而心灵升华的第一步,便是承认自我的局限,放下你所有的问题。

(解脱)

心情激动的时候,你就已经掉在枷锁里了,被外来的什么东西给控制住了。

一封邮件

一天我在班上,正好有几分空闲,便上网查看邮箱,看到一溜的新邮件。正在好奇地想又有什么消息,一个刺眼的发送者的名字蹿入眼帘,我顿时一阵激动,呼吸也开始微微发紧。这个发送者虽不是我的不共戴天的仇人,但正好是前天在上司面前和我大吵一架的同事。我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打开了邮件。原来他想从我这里要一份材料。要是换了其他什么人,这材料我一定会给,没问题。偏偏今天他自己送上门来,正好出口气。我没好气地写了回邮拒绝了他。按了“发送“,心里一阵欢喜。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上网查了几次邮箱,看他如何“蹦起来”发怒。但是他没有反应。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他那边还是没有动静。我发现我开始坐不住了。更糟的是,我几乎放不下这件事了。无论我去打水,还是和同事聊天,总是时不时的想去看看邮箱。我开始感到不愉快,闷闷的。本来高高兴兴的一天,就这样莫名奇妙地给搅了。

我坐在椅子上想,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的不愉快和焦虑,是因为我没有收到他的回邮,那么为什么他的回邮对我这么重要?因为我的邮件是要“出口气”的……我突然发现,我才是给自己制造不愉快的人,我强烈的争斗信念,给我带来了随后的焦虑和烦躁。如果我当时没有产生要教训他的心,不把我们之间的矛盾看得那么重,而是一视同仁,像对待其他同事那样对待他,我现在的心情会很轻松的。想到这儿,我开始为我的行为后悔。

下班回家后,发现他的回邮。打开一看,原来他也没生气,只是解释为什么需要那份材料。我把材料发给他,心里的不愉快也随之消失。我想,我不会再把生活中的摩擦看得那么重,少些争斗心,多些大度。

评:真正的解脱,是摆脱各种情绪的控制,做一个真正自由的人。为什么你的喜怒哀乐要被别人控制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