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流光映长河(2)

这时,怀中的雪儿又“嗖”的一声蹿了出去,蹿向正中间最大的一根石柱,清洛忙跟了上去,到得那根石柱前,已不见了雪儿的踪影,仔细看去,发现这根最大的石柱后面竟有一条长长的甬道。

清洛抱起站在甬道入口的雪儿,深吸一口气,向甬道的尽头走去,脚触的地方是硬硬的石板。她心中直在打鼓,觉得今天所见一切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石塔、树顶上的洞、暗河、熔洞,以及这个神秘的石洞。

她走了约莫半炷香的工夫,眼前豁然开朗,甬道的尽头原来竟是一间大石室。

这间石室约莫五丈见方,高约一丈,石室内空无一物,只是在石室的顶端垂下来一根石柱,石柱上嵌着一颗硕大的明珠,室内的光芒正是由这颗明珠发出。清洛虽未见过珍宝,但也知这颗明珠定是极品,珍贵异常。但为何会悬在此石室内,此石室又是由何人开辟,何人曾居住于此,她环顾四周,找不到一丝痕迹,用手触摸,石室四周的石壁也是坚硬异常,再也找不到其他出路。

清洛呆立半晌,别无他法,只好依旧从来时的甬道退了出去,回到那个有着发光石柱的洞穴里,她发起呆来:该如何是好?出路在何方呢?是在这石室之中,还是应该依旧随着暗河漂出去呢?

正在她发呆的时候,雪儿跳到地上,蹿到那盛着从石柱上滴下来的五色水的石盆边,低头饮起水来,清洛也觉口干,用手掬起水来,饮了几口。

雪儿饮过几口水后,兴奋异常,突然跳入石盆中,溅得清洛一脸的水珠。清洛不由笑骂:“坏雪儿,这么调皮,回去再也不放你出来玩了。”

正与雪儿笑闹间,清洛忽觉一股寒流从心中涌起,全身不由得一阵痉挛,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昏昏沉沉中也不知过了多久,清洛苏醒了过来,只觉四肢无力,浑身冒着冷汗,就好像大病一场的感觉,而且心尖的地方冷若寒冰。她努力坐起来,转头望去,只见雪儿仍然瘫在她的身边,也是和她一样昏了过去,至今未醒。

清洛暗自寻思:只怕这石盆中的五彩水是奇寒之物,我和雪儿都抵挡不住,这石洞神秘莫测,且没有出路,还是早些离开为妙。她端坐运气,手脚四肢慢慢暖和起来,只有心尖那处的寒意始终没有办法消去。

抱起仍旧昏迷的雪儿,她走到石洞边缘,仍旧循着那几级石梯下到暗河之中,运聚真气,护住自己心脉,同时分出一丝真气,让抱着雪儿的右掌始终保持温热,她放松身体随着河水向前漂去。

在黑暗的漂浮中,清洛的心头慢慢澄静,闭上双眼,进入了如老僧入定的境界。

也不知漂浮了多久,她从入定中醒了过来,因为传入她耳中的水声渐大,睁开眼,暗河四周的洞壁已隐约可见,她心下一喜:怕是快要出去了吧。只不知这地下暗河究竟是通往何方,离家有多远,自己这么久未回去,父母、幼弟只怕是等得心急了吧。

正在细想间,水流的速度突然加急,而且身边“哗哗”的水声越来越大,渐渐地震耳欲聋,“轰”的一声,清洛感觉自己随着水流从高空落下,溅起一团水柱。身子又慢慢沉入水底,她连忙运气向水面浮去,钻出水面,抹去面上的水珠,久违的阳光又照射在她的脸上,度过最初的不适应之后,她禁不住欢呼:“终于出来了!”

极目四望,她发现自己正身处一个大水潭中,耳边轰鸣的水声原来传自后方的一个大瀑布,水流从断崖顶端凌空飞越而下,水花四溅,腾起一片烟雾,迷蒙烟雾在阳光照射下,又化作一道道彩虹,幻景绰绰,美妙无比。

从眼前的美景中苏醒过来,她细细地打量着那巨大的瀑布,透过漫天的烟雾和水流,她隐约可见水流后方有一黑色山洞,心想这只怕就是自己出来的洞口了,原来那条地下暗河竟是通向此处。只是此处又是何处,离靖南山又有多远,却是不得而知。

清洛收起遐思,一手抱紧怀中依然昏睡不醒的雪儿,向潭边游去。出得水潭,一阵清风拂过,湿衣紧贴身上,饶是她身具上乘武功,也不禁有一些寒意,特别是心尖那一点冰寒,始终没有消去。她思忖怕只有回去让义母参详一下才行,而且也急于将自己在塔底的所见所闻告之义母,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寻找菁菁公主的线索。

她沿着潭边行走,走过十余步,便到了一处石桥边,这桥似浑然天成,桥的另一头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清洛穿过石桥,仔细观看,石桥过来似有一条小小的山路,只是长久无人行走,草木颇深,遮掩了原来的路痕,她以手为刃,一路披荆斩棘,直到小手隐约可见血印,方走出那片密林。

密林开处,清洛发现自己位于一座山峰的山腰之处,视野豁然开朗,遥望山下,官道已隐约可见。她欣喜不已,运起真气,向山下纵跃而去。

待到快行至山下,由于山路崎岖,地势陡峭,饶是清洛轻功不俗,额头也沁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她稍稍停步,立于一棵树下,刚喘过一口气,耳中隐约听到马的嘶鸣声,接着又有鼎沸的人声传来,竟似是有一大队人马正从山下方的官道经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