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首明月隐高树(2)

李益恨声道:“这等顽劣小儿,非得狠狠教训他不可。”

夫妻两人拉扯之际,李益的眼神无意中向远处的涞水河面扫过,顿时全身如雷击过一般呆住,面色“刷”地雪白,大叫道:“大事不好!”

宛芯正在全力拉扯丈夫手中的竹鞭,听得丈夫大叫,不由抬头,见李益神色异常,顺着他的眼神也望向远处的涞水河面,瞬间面无人色,夫妻两人半晌回过神来,对望一眼,同时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恐惧之色。

清洛忧心雪儿下落,见自己已脱离了爹娘的视线,便运起剑谷真气来,提身疾走,山间险路如履平地,不多久便已到了后山的流光塔。

这流光塔立于靖南山险峻之处,据说是前朝庆国时的遗物。塔身共七层,每层呈八角形,每角的檐角上悬挂着一颗铜铃,据传这铜铃在特定的时候便会因阳光的照射焕发出流光异彩,故取名“流光塔。”

这塔也颇为奇怪,其余各处名山的塔底都会建有塔门,塔门连着阶梯,人可扶梯而上以达塔的上层,有的塔每层的外围还会建有回廊,供人远眺,但这流光塔却见不到塔门,也没有阶梯和回廊,便如同一块浑然天成的巨石,只是将这巨石凿成了塔的模样而已。现因年代久远,加上山间风雨侵蚀,塔身已出现几条裂痕,檐角的铜铃也多有遗失,传说中的流光异彩自是再也无人得见。

清洛奔近塔身,大声唤道:“雪儿,雪儿,乖雪儿,出来了,回家了!”却始终不见回应。

清洛不由有些焦躁,素日只要雪儿听到她的声音,是一定会“嗤”的一声蹿入她的怀中,这一次看来确实有些异常。

她俯下身来,细心察看,寻找小康口中所言的塔基处的小洞,寻了半天方在靠北边的塔基一角处发现一小洞口,这洞口约有成人的拳头大小,估计雪儿也要用力钻方可进入,且洞口有杂草掩饰,不是有心察看还真难以发觉。

清洛将杂草分开,凑近洞口,唤道:“雪儿,雪儿,乖雪儿?”静心聆听,洞内竟传来阵阵回音,下面竟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溶洞一般。清洛心下暗暗吃惊,知道这塔只怕是有些怪异,她用手去掰那洞口,饶是她使上了真气,那石却丝毫不动,甚至不曾有碎小石屑脱落。

清洛知这塔有些名堂,想起义母所说菁菁公主曾在这流光塔附近数次出现过,只怕与这塔的怪异之处有些牵连,便欲转身下山,叫上义母来一探究竟。义母见多识广,定能寻出其中缘由,找回雪儿,说不定还能发现什么菁菁公主的线索。

刚一转身,她耳中便听得一声微弱的“吱吱”之声,细心再听,却不能再听到了。她心下狐疑,这“吱吱”之声几年之内自己不知听过了多少次,毫无疑问,应当是雪儿的声音,但这声音却好像自天空传来,不像是从塔底传来,且声音微弱至极,待她用心细听时便消失了。她只好停住脚步,再次唤道:“雪儿,乖雪儿,别和姐姐捉迷藏了,出来吧。”

过得片刻,她又听到了“吱吱”之声,这回声音大了些许,清洛也迅速锁定了声音的位置,她抬头向高处望处,只见声音竟是从塔旁的那棵参天古树上传来。

这古树连学识丰富的陆先生都无法叫出其名,其树身笔直光滑,高耸入云,且直至树尖都没有分杈,而在树尖处却枝繁叶茂,远远望去,就如同是一把巨伞或是一朵硕大的蘑菇。清洛和小康年幼之时也曾数次尝试爬上大树,却始终因树身过分高大光滑而未能如愿,这时竟从树顶传来雪儿的叫声,自是令清洛大吃一惊,思忖道:这雪儿是从塔底钻进去的,怎么又上了树顶呢?

由不得她细想,树顶又传来雪儿“吱吱”的叫声,这回声音愈发清晰了,清洛抬头眯眼看去,晨光灿烂中,她依稀见到了一抹白色的影子,她唤道:“雪儿,下来吧,你爬到那么高的地方干什么,想学小康调皮吗?快下来吧。”唤了半天,却只听雪儿在树顶叫唤,始终不见它下来。

清洛别无他法,银牙暗咬,将裙裾挽起,掖于腰间,运起义母所授剑谷真气,在体内运行四周,顿时神清气爽,身轻如燕,开始向树顶攀援。初时尚非常顺利,但攀至一半时真气无法持久,加上树身光滑,又掉了下来。试了几次都是如此,清洛不由有些泄气,此时树顶的雪儿叫唤得更加急了。

清洛美目一转,想出一个办法来,她揉身而上,当第一口真气快涣散时,她取下头上发簪用力插入树干,那树干坚硬异常,好在清洛所戴发簪质地坚硬,好歹让她能在树干上借上一点力,停留片刻,好再度运气攀缘向上。

如此几次,清洛攀到了树顶,她看准树顶的分叉处,提起真气,向树杈处落去。本以为能稳当地落于其上,却不料脚下一空,眼前一暗,身子笔直地坠了下去,耳边犹能听到雪儿“吱吱”的叫唤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