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合作定律(3)

在七个人的通力协作下,他们终于找齐了所有的240块灵石,但就在这时,苏格拉底停 止了呼吸。在大家震惊和恐惧之余,火种突然又灭了。

没有火种,就没有光线;没有光线,大家就根本没有办法把石头排成一个圈。

大家都纷纷地来帮忙生火,哪知道六个人费了半天的劲,还是无法生火 以前生火的事 都是苏格拉底干的。阿基米德非常后悔当初没有向苏格拉底学习生火。

最后,在神灵的眷顾下,火还是被生起来了。小矮人们胜利了。

小矮人的故事给我们以下这些方面的启示:

美好的愿景是团队合作的基石;明确的目标是团队成功的基础;团结协作则是团队合作的 关键。

知识是生产力,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而经验是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团队既需要 知识,又需要经验。

团队的阻力来自于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和非正常干扰。特别在困难时期,这种不信任以及非 正常干扰的力量更会被放大。

吃一堑,长一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合适的方法将其与团队内的所有成员共同分 享,是团队走出困境、走向成功的很好做法。

分工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分工必须 人事相宜 ,如果能力与岗位不能匹配,反而使效率 低下。

只有通过对团队的有效管理,团队的目标才能最终得到实现。

创建高绩效团队的合作文化

华盛顿合作定律表明,合作是一个问题,怎样合作也是一个问题。要彻底解决华盛顿合 作定律的现象,就要创建高绩效团队的合作文化。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常常引导我们陷入误区。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效益不好,往往不在其他方面找原因,而是简单地归罪于 和尚 多 了,于是采取减员、下岗的措施。然而,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有的单位、企业人员减了却 并没有增效, 和尚 少了,还是没水吃。

看来,有没有水吃,与和尚的数量多少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该怎样才能打破 三个和尚 没水吃 的困局呢?这里介绍三种解决的办法:

第一种解决办法是:有一个和尚提出,我们大家轮流去挑水,结果,吃水的问题迎刃而 解。

第二种解决方法是:分工负责,你挑水,我砍柴,他做饭,每人明确责 任,同时又分工合作。这样,不仅解决了吃水问题,也建立了新的管理机制。

第三种解决方法是:建立一种激励机制,谁主动承担挑水的任务,就 是对寺里做出重大贡献,在物质分配、职务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如果挑水成绩显著,给予 重奖。这样,吃水问题也不再是问题,还促进了这个寺庙的 精神文明 建设,寺庙管理提 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在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内,合作能否取得成功,有三个关键的环节需要注意:

一是目标是否明确,该目标是否为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熟知。

二是岗位的责任是否清晰,是否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是否每一件事情都会有专 人负责,即所谓的 事事有人做 。

三是岗位间的接口是否有清晰的定义,即流程中两个前后环节的输出和输入的衔接,同时要 避免类似排球场上球落到两人中间时没人理会的情形。

解决好如上三个环节的问题,主要手段就在于沟通 建立沟通的机制,达成共同的沟通语 言。合作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组织者,统领各方的合作,这就是两个人也要有个组长的道理 。

你有团队精神吗

以下测验能帮助你检查自己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以下每一项都陈述了一种团队行为,根 据自己表现这种行为的频率打分:总是这样(5分),经常这样(4分),有时这样(3分),很少 这样(2分),从不这样(1分)。

当我是小组成员时:

1 我从其他小组成员那里征求事实、信息、观点、意见和感受,以帮助小组讨论。(寻 求信息和观点者)

2 我提供事实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感受和信息,以帮助小组讨论。(提供信息和 观点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