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里,反犹太主义情绪增长十分显著,带来的后果是犹太难民大量涌入巴勒斯坦。20世纪30年代,大约有二十万来自东欧和前苏联的犹太人难民离开原先的家园进入巴勒斯坦——犹太人先民居住的地方。巴勒斯坦的委托管理者英国也感觉到当地阿拉伯人对此的抵触情绪,建议停止如此大规模的犹太移民潮。这时候,大约九百五十万犹太人生活在欧洲,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里;德国大约分布着近五十万人,是欧洲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地。欧洲犹太人刚开始并不愿意搬到巴勒斯坦。
到了这年夏天,爱因斯坦同意在柏林郊区的家中与印度诗人泰戈尔会面。根据记述,泰戈尔身穿具有外国风情的印度长袍来到爱因斯坦家,他显眼的白色长须梳得一丝不乱,看起来颇有神秘主义的感觉。他们进行了两次对话,一次在柏林郊区的家中,另一个在附近一个朋友布兰诺·曼德尔的庄园里。两位诺贝尔得主畅谈真理、美和音乐,爱因斯坦继女玛戈特的丈夫马里安诺夫做记录。马里安诺夫后来把泰戈尔描述为“具有思想家头脑的诗人”,而把爱因斯坦描述为“具有诗人头脑的思想家”,两个人的聚会就像是“两个巨星的对谈”。爱因斯坦和泰戈尔的对话富含这两个伟人对创造力和哲学的洞察,展示了他们对艺术特别是音乐的共同兴趣。在第一次对话中,他们俩讨论真理和事实的本来面目问题,爱因斯坦想知道真和美是否能相互独立地存在于人的精神中。第二次对话则在曼德尔的别墅,两个人谈论家庭、德国的青年运动等问题,然后又把话题引导到西方和印度古典音乐的差异。泰戈尔后来回忆与爱因斯坦的会面说:“他像充过电的白头发,闪亮有神的眼睛和温和的举止就是我对他的印象,他所思考的是如此抽象的几何和数学原理……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很看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他很乐意跟我的交流,并且深得我心”。
1930年10月,爱因斯坦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加平生最后一次索尔维大会。他照例拜访比利时皇后一家。他们在一起演奏乐器,并共进晚餐。他给爱尔莎的信中说:“就我一人跟皇后一家一起共进晚餐,甚至没有一个仆人陪伴在侧,我们共享了一些蔬菜,如菠菜、炒鸡蛋、西红柿等等,一顿便饭而已,我和他们在一起非常高兴。”参加完大会离开比利时,他回到瑞士苏黎世故地重游。他在那儿接受了母校苏黎世联邦技术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并且作为嘉宾参加母校七十五周年庆典。
爱因斯坦计划1931年12月份第二度访问美国,此次东道主是加利福尼亚的加州理工学院。临行前,爱因斯坦同意为纽约《时代》杂志写一篇关于宗教的文章,题为《宗教与科学》。包括这篇文章在内,爱因斯坦在1927年至1932年期间写了许多封信和文章勾勒出他个人宗教信仰。在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保守的美国,宗教问题远比在欧洲更加敏感,所以他的这一关于信仰问题的表态一度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在这篇被一些宗教信徒认为具挑衅意味的文章中,爱因斯坦表示他所信仰的是一个“宇宙的宗教”,对他来说即是对生命和宇宙更崇高、更深入、更博爱的响应,而不是任何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有组织的宗教形式。他宣称:“我所谓的宇宙宗教体验是我进行科学研究最强烈、最崇高的内在动力;信奉宇宙宗教的天才们,不论他们的年纪大小都是经过这种宗教情感的洗礼,拥有了这种情感就会知道世上没有什么教条、没有任何上帝能够骗过人类的想像力。照我看来,艺术和科学的最大作用就是在于唤醒这种宗教情感,让它在有志于科学与艺术的人心中永续存在。”这是一个“奇迹般的秩序,表现在所有自然现象中以及思维世界中”。对于这种宗教的信徒,“以敬畏为基础的宗教对他们毫无作用。一般宗教中所谓上帝的奖赏和惩罚对他们来说难以想象”。因为爱因斯坦所倡导的“宇宙宗教”与现有有神论宗教的教义很不相容,许多美国人因此误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无神论者,实际上并非如此。甚至深为爱因斯坦尊敬和崇拜的美国天主教大主教福尔顿·J.西恩看到这篇文章也颇有微词,他讽刺说:“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只有一个缺点:即在“comic”(滑稽的,无稽之谈的)这个单词里多加了一个“s”,即“cosmic”(宇宙的)。主教在这里讽刺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是“无稽之谈”。
爱因斯坦其实是一个以自己的方式笃信所认同宗教的虔诚信徒,只不过他的宗教不属于现存有组织宗教而已。正如他自己常声称的,他相信的上帝是17世纪荷兰犹太人哲学家布鲁克·斯宾诺莎所主张的上帝。爱因斯坦曾向一家犹太人报纸解释过,这个上帝“将自己融入所有的存在中,但不是以有形的上帝的形象出现,高高在上地以救世主般的怜悯、关心人类的命运和主宰人们的活动”。他还在给其他人的信中也提到,对他而言,宗教是谦卑地崇拜更高级的精神,这种精神通过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来展示其自身。在他后来为另外一家杂志所写的《我的信仰》一文中,再次表明了自己的信仰和人生观。他在文中写道:“我从来没有把安逸和快乐当作最终的追求——我把这种追求当作猪圈理想……一直以来引导我人生的是……是真、善和美。”他的一生就是努力在这个由上帝创造的差别万千的世界中追问,如何透过现象弄清事物的真正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