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恋爱中的爱因斯坦(4)

康拉德·哈比希特与爱因斯坦初识于1902年,他是一个小提琴家,当时正在伯尔尼大学学数学。他成为爱因斯坦一生的朋友和合作者。此后十年间,特别是1907年到1910年,爱因斯坦、康拉德·哈比希特和他弟弟保罗·哈比希特合作造出一台叫“小机器”的东西,可以用来测量微小的电流。索洛文被爱因斯坦亲切地称为“索洛”(Solo),他对人文和技术科学都很感兴趣。

1903年9月,米列娃回到匈牙利诺维萨德的娘家看父母和小莉莎。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她带来了坏消息:莉莎染上了猩红热。爱因斯坦回信关切孩子的病情,也问起孩子是否登记户口,但至今没有发现米列娃的回信,可能回信被弄丢了。莉莎的出生和受洗纪录也无法找到。按常理推测,即使莉莎是送给别人收养了,也会有相关纪录留存下来的,可依然无迹可查。

研究爱因斯坦的学者二十多年来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莉莎出生后没有被带到瑞士爱因斯坦身边。也许由于莉莎属于非法的非婚生育的原因可能会让爱因斯坦失去在专利局的公务员工作,才决定在瑞士严格保守莉莎出生的秘密,当时瑞士的社会风气在欧洲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也许是两口子决定婚后经济状况改善后再把孩子接来同住。

有一件事是确定无疑的:爱因斯坦至少刚开始时曾想把莉莎留在自己身边。他在女儿出生后不久给米列娃的信中还在讨论如何养育莉莎。他给身在匈牙利的米列娃的信中说:“我不想放弃她。”但后来他也没坚持说服米列娃要把孩子带到瑞士的家和他们待在一起。有人认为莉莎出生时难产导致健康问题或身体残疾,使得爱因斯坦夫妇无法照顾孩子。但各种猜测中最有可能的是,就在爱因斯坦和米列娃商量好如何养育孩子之前,小莉莎就不幸死于这年秋天染上的猩红热。当时欧洲大陆有很多人死于这种传染病。总之,根据米列娃朋友的回忆,这次之后他们感觉到两人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变化。这并不奇怪,像所有母亲一样,米列娃希望孩子能跟她在一起,特别是她和爱因斯坦结婚以后。米列娃的父母也会多少给他俩提供必要的资助,但不知因为什么,爱因斯坦不愿意这么做。

在提及莉莎患上猩红热之后,关于女儿莉莎的一切就再也没有在现存的爱因斯坦、米列娃及其亲属的通信中出现过。这并不是说他们及亲属没有提到过莉莎,但是在伯尔尼,没有一个人知道爱因斯坦夫妇还有一个女儿,莉莎的存在成为一个保守了几十年的秘密。关于她出生的消息直到爱因斯坦与米列娃及亲属的通信七十五年后公诸于世时,才始为世人所知。直到今天,莉莎的命运依然不明了,难住了许多爱因斯坦研究专家。

1903年秋天,莉莎一岁半时,米列娃从匈牙利给爱因斯坦写信告诉他又怀孕了。他欣喜地给妻子回信说他热切地盼望她回家跟他在一起。10月底,为了迎接第二年孩子的出生,夫妇俩搬入位于伯尔尼一处漂亮的街区一套普通二居。此时的米列娃经过两次物理毕业考试失败和两次怀孕,已完全失去对追求属于自己的事业的兴趣,她安心地做她的家庭主妇,把探索物理世界的工作完全留给丈夫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在伯尔尼时加入了当地物理学家、医生和其他科学爱好者组成的科学协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