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心灵世界需要有无我之境。要知此时之我,而非本我,只是世间的一副臭皮囊而已,区区皮囊,又何须贪恋?既然只是一副皮囊而已,那么俗世之荣辱,人生之成败,也只不过是刹那芳华的虚无,朝花夕拾的空幻,又何必在意呢?只有达到无我之境,心灵世界才会是最真实的,佛法的本相才会显现在你面前。
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都一心想要有所作为,不想让自己的一生过于平淡。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命里终无却强求的话,人生便很容易陷入痛苦之中。就以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说,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蜂拥到一线的大城市之中,希望为自己的青春找寻一份精彩,一份光芒。这原本是一个人上进的表现,但我们要知道,一线城市的城市容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不会成为每一个人的舞台。大学生需要将目光放到二三线城市之中,去为那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到二三线城市并非会像很多大学生想的那样难施拳脚,无所作为,事实上一个城市的发展是绝对离不开人才的。当你真正在二三线城市扎根的时候,也许你会发现当初的“无为之选”却是今天的大有作为。
心中无我,则佛心有你;不修道,则道自生。
:“无”与“舍”才是“有”与“得”的最高境界。
求人不如求己,胜我必先知我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
释迦牟尼在涅槃前曾曰道:“以自己为岛屿、为舟航、为明灯。”简单的一句佛偈,揭示了“自皈依”与自我拯救的重要性。
佛陀住世之时,曾有言曰:“不度无缘之人,不转众生定业。”因此,在佛陀的祖国遭到邻国琉璃王的灭族屠杀时,佛陀并未用神通救助。这并非违背了佛家普度众生的旨愿,而是要这些人自度自救,自己来修缮、积福、消灾、免难。
不胜自我,存念求人,这样的人终其一生不过是茧中蚕蛹,难以化蝶,一生也只不过是仰他人之鼻息,望他人之项背。这样的人在世人眼中,只不过是高树下之蓬草,鸿鹄后之燕雀,因而内心不会生出最真挚的尊重。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他人发自内心的最起码的尊重,那么这个人就会如同朽木碎瓦,再难焕发人生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