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美男子的宗教暴行(1)

一看到美男子就以为有绯闻艳史看,这就是广告的效果。美男子没出场,先请老校长。

上篇说到布拉格查理大学,这个学校出的第一个历史名人叫胡斯,1402年,胡先生成为查理大学文学院院长。大学校长,就应该以引领思想进步为己任,校长更容易成为新思潮的旗手,如果大学校长常年纠结于自己应该享受局级待遇还是副厅级待遇,我们就不能指望他们还能有心思干别的了!

胡斯就是一个旗手校长,宗教改革派,他一上任就抨击当时的天主教制度。认为教会还是要纯洁一点,干净一点,销售火爆的赎罪券不能再卖了,普通教徒也有在领圣餐时,同时领取酒和饼的权力(根据东罗马史我们知道,这个圣餐礼挺容易闹纠纷的)。

又说到赎罪券了,《老大的英帝国》中已经简单介绍过了。基督教认为人生下来就带着原罪,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就是帮所有人赎罪。耶稣的血,还有先前大量殉道的圣徒的血,可以免掉所有人的罪。而这些个宝血怎么用怎么分配,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给他用,当然是天主教廷决定的。

赎罪券最早应该是起源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算是教皇发放的参军补贴,参加十字军,领一张赎罪券,这辈子什么罪都没了,死后肯定上天堂享福。后来教皇感觉,赎罪券要是随便发放,就是废纸了,于是就开始出售。教廷有市场服务的意识啊,欧洲这么大,所有的教徒去罗马买赎罪券,不方便消费者,怎么办呢?大规模铺货,要保证:凡有人之所在必有基督徒,有基督徒之所在必能买到赎罪券(参考泸州老窖的广告词)。赎罪券肯定是中世纪欧洲最畅销的产品,教廷因此财源滚滚,富得流油。

胡斯对天主教发难,他引导的宗教改革派跟当时代表旧势力的天主教传统派展开激烈辩论,扯皮、打嘴仗。闹到最后,两边都觉得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捷克的信教标准和德意志或者教廷都不一样,就不要一块混,以后不管是教皇还是德意志那些主教,都不要插手波西米亚的宗教事务,查理大学内部,胡斯派的继续跟胡斯混,不认可胡斯的换个地方混。

于是,查理大学内部的传统天主教派退出了大学,他们搬到德意志的莱比锡,成立了新的莱比锡大学,布拉格查理大学分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