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永坪镇会师

打横山失利后,刘志丹、高岗率领部队返回到清涧县一带活动。恰在此时,传来了红二十五军到来的消息,刘志丹、高岗立即奉命率部赶往永坪镇,与红二十五军会合。红二十五军原战斗在鄂豫皖苏区。中央红军长征后,红二十五军作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在中共鄂豫皖省委领导下,于1934年11月16日由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率领,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开始西征。部队沿途冲破了敌人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越过桐柏山,横跨豫南,转战千里,于12月上旬进入陕西雒南(今洛南)地区。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雒南县瘐家河举行常委会议,决定将鄂豫皖省委改为鄂豫陕省委,在鄂豫陕边创造新苏区。

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打土豪,分田地,扩红军,连战连捷。1935年7月初,红二十五军获悉红一、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有北上的动向。因此,鄂豫陕省委决定红二十五军继续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师,迎接中共中央和一、四方面军的到来。

7月16日,红二十五军由沣峪口出发,出秦岭,渡渭河,过六盘山,驰骋于陇南陇东,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北上。然后,红二十五军进入陕北,于9月7日抵达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保安县豹子川。由于政委吴焕先已经在战斗中牺牲,所以,鄂豫陕省委召开会议,决定由徐海东任军长,程子华任政委。9日,红二十五军到达永宁山,受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和红军代表习仲勋、刘景范等人的热烈欢迎。

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边根据地后,中共西北工委立即发出了《为欢迎红二十五军北上给各级党部的紧急通知》,要求“动员全体党员及全苏区的每个劳苦群众,欢迎红二十五军与陕甘红军的会合,庆祝红二十五军北上的伟大胜利”。并指令西北红军回永坪镇与红二十五军会师。

红二十五军是1935年9月15日到达永坪镇的。16日,刘志丹与高岗就率领西北红军主力来到了永坪镇,与红二十五军胜利会师。

中国革命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基点,就是在不同的地区建立一块一块的根据地。由此,也就形成了分别活动在不同根据地的一支支红军部队。然而,虽然根据地是分块的,各支红军部队是相对独立活动的,但领导这些根据地和红军的党却只有一个,党中央对各个根据地和革命武装的统一领导是绝对不可动摇的。无论从鄂豫皖北上的红二十五军还是土生土长的西北红军,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都必须接受党中央的绝对领导。

两支红军会师后的第二天,即9月17日,在中共北方局驻西北代表团的主持下,中共西北工委、鄂豫陕省委和军队的主要领导干部在延川永坪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确定会师后的统一领导和下一步军事行动等方针问题。

这次会议决定:撤销西北工委和鄂豫陕省委,成立中共陕甘晋省委,由西北代表团书记朱理治兼任陕甘晋省委书记,郭洪涛任副书记;改组西北军委,由聂洪钧任主席;改编红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军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政治部主任高岗。军团下辖三个师:红二十五军编成七十五师,师长张绍东,政委赵凌波;红二十六军编成七十八师,师长杨森,政委张明先;红二十七军编成八十一师,师长贺晋年,政委张达志。全军团共8000余人。

红十五军与西北红军的胜利会合,极大地壮大了西北的革命力量,也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军大会师的序幕。

本书的传主在这场两军大会师中没有什么更多的故事,只是被任命为红十五军团的政治部主任。但在接下来开展的劳山战役中,这位军团的政治部主任却上演了一幕“赤臂战劳山”的传奇故事。

正当两军会师之时,国民党东北军一一○师、一二九师已进驻延安,气势汹汹地向根据地突进。

张学良的东北军在西北被蒋介石推上“剿共”前线后,尚未与红军真正交手,也并没有把这些看起来土里土气的“共匪”放在眼里。针对东北军态度狂傲、气焰嚣张的特点,红十五军团确定了佯攻甘泉、围城打援的作战方针。先以八十一师一个团佯攻甘泉,主力则埋伏于甘泉北30里的劳山。当一一○师匆忙由延安来增援甘泉守军时,落入我军伏击圈。此时,红军主力突然发起猛攻,东北军虽拼死顽抗,但激战六个小时,全歼该师两个团和师直属队,俘获3700多人,师长何立中和参谋长裴焕彩皆被击毙。

在这场红十五军团组建后的第一场大胜仗中,作为政治部主任的高岗并没有留在指挥部,而是来到了七十八师的阵地前沿。当我军发起最后的冲击时,高岗甩掉了上衣,挥舞着手枪,赤臂与战士们一道向敌人冲去。

这就是后来人们经常谈论的高岗“赤臂战劳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