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课程改革的最大困难

一切改革的最大困难,是无一例外地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与一切新生事物的诞生一样,新课程改革的最大困难,同样是来自旧观念的束缚。

课堂教学方面的旧观念,诸如“书要老师教了才算教”、“在课堂上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把问题解决于课堂之内”、“上课时学生能流利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最好的课是老师讲完最后一句时响起了下课铃声”等,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都是值得重新审视与理性思考的。因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观,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情景。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2001年,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来到上海考察中国的科学课。上海市安排了一位特级物理教师授课。这节课上,教师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泼,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对答如流。当老师宣布“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时,下课的铃声响起。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听课的美国人面无表情。当中方人员询问对这节课的印象时,美国老师说:这节课上的所有问题学生都会了,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不能说美国教师的评价就完全正确,但它却能引发我们更多的理性思考。问题意识、质疑能力、发现问题、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都是中国学生的弱项,但要知道,一切创造发明的源泉都始于对问题的发现与思考。

因此,要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就要转变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学校的评价观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