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英帝国:五十四(4)

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投入希腊反对土耳其统治的解放运动,成为一名将领,最后死在希腊。他的死,让希腊全国举丧三天,可遗骸运回伦敦,英国却拒绝这位伟大的诗人葬入威斯敏斯特教堂,那是英国名人的国葬地,而拜伦显然是个大名鼎鼎的英国人。

扯得太远了,从本篇的立场上,拜伦就是那个害死墨尔本老婆的坏男人。卡罗琳因为拜伦而死,死得颇不体面,墨尔本家族自然跟着蒙羞。但我还是相信,墨尔本一直是深爱卡罗琳的,因为丧妻后,他就一直没有再娶,孤独终老。不久,他和卡罗琳唯一的儿子也病死了,这个无牵无挂的老家伙只能寄情于工作了。

这时,维多利亚登基,58岁的墨尔本迎来了18岁的女王。这是一段怎样的关系呢?维多利亚幼年丧父,最尊敬崇拜的人是自己的舅舅,对老男人应该有种自然的依恋感;墨尔本情感空白,世界上能让他操心的人都不在了,只有这份工作是实在的,帮助这个小女孩治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而这个小女孩,就代表着自己全部的生活。很快,维多利亚和墨尔本就建立了一种既像父女又像师生的关系,一个立宪制的国王,有很多禁忌,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绝对不能多嘴,这些,墨尔本从一个睿智老成的政治家角度,一点点教给维多利亚,而其他的时间里,墨尔本不是陪她骑马,就是陪她聊天,让她快速适应了自己的身份,习惯了宫廷的生活。

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君主说起来没大用,其实还很忙,国家大的方针政策,由议会通过,最后要国王签署。虽然她仅仅是签个字,可这项工作绝对是个体力活,因为文件太多了,就算不用脑子,干一天也相当于背了几袋水泥的劳动量。除了签字,就是协调关系,现在英国两个政党都成了气候,有自己的领袖章程和地方组织,执政的组阁,落选的在野,渐渐形成了轮流执政。既然有两个党,就肯定有矛盾,此时国王就是个调解员的角色,主要工作是劝大家好好说话,开会不要打架,吵嘴,不要说脏话,不要在国会开会问候政敌的长辈,注意团结,诸如此类。既然是这个功能,国王就必须遵守一个非常重要的规矩,那就是,对这两个政党,一定要保持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虽然几乎每个国王都有自己对某个政党的偏好,但绝对不能明白地表示出来,尤其是在那些公开的动作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