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英帝国:四十一(3)

此时的查理和白金汉君臣二人已经是穷凶极恶了,不管什么办法,一定要搞到钱,怎么办,利用国王的地位强行借钱,把那些不肯借钱给国王的贵族骑士等通通抓起来。从这时起,查理一世与议会的战斗就已经开始,而议会刚开始对查理还算客气,一般都是针对白金汉公爵,查理一世上台的头几年,议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弹劾他。好在1628年,一个不得志的英军中尉在大街上刺杀了白金汉公爵,终于让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失去了缓冲地带。

眼看着查理一世要钱的手段越来越不受控制,英国议会发扬大宪章时期的优良传统,预备长篇大论地给国王上课,教教规矩。上下两院很快提出了一个“权利请愿书”,说是“请愿书”,其实还是国王专用的纪律手册,重申了:不经议会同意不许征收新的税种;没审判不准随意逮捕臣民;不可让士兵强占民房(因为之前预备启航去欧洲作战的英国士兵借住在老百姓家里,英国议会显然认为这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对当时的查理来说,这些规矩必须先收下,他需要议会通过他收税并给他拨款,因为打仗,他真的已经是债台高筑。谁知钱到手,税收了一年后,查理一世就反悔了,拒绝接受这些条款。议会也气疯了,公然宣布,如果不遵守这些守则,将是国家的敌人,必定要被全国人民打倒!而查理一世更加发飙,“朕……朕……受命于天,岂……岂容尔等放……放肆!”(查理一世是个结巴,气急了更是严重。)他即刻解散了议会,而且在后来的整整11年里,英国议会销声匿迹,查理一世实现了独裁统治。

独裁的经济效益立竿见影,只要能弄到钱,查理一世什么都干,卖官鬻爵,明码标价,最好笑的是强行封爵,随便找几个乡绅出来,不管他们要不要,封个爵位给他们,他们要向国王缴纳各种费用表示感谢;出售所有商品的专卖权,要知道,17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经高速发展,除了传统最发达的毛纺织业外,采煤、冶铁以及锡、铜等冶炼方面也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手工工场,诸如肥皂、火药、玻璃等高级东西也都有专业制造,海外殖民地以及外贸业务也蒸蒸日上,如果把上述商品划为王家的专利,实行专卖。这极大损害了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让新兴的资产阶级非常怨恨;征收砍树的罚款,还在全国范围内征船税(以前只是在沿海地区偶尔收取),总之是名目众多,帝国万税。没几年,查理一世就成功地脱贫致富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