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女人当国:吕后的时代(5)

这种情况令陈平忧心忡忡,担心时局的发展会超出自己的控制范围。虽然他与周勃当时委曲求全,保存实力,可是两人的关系并不是十分密切,陈平油然而生一种无力感。在这个关键时候,陆贾成为陈平与周勃间的一条纽带,终于将两人绑在一艘船上。陆贾对陈平说:“天下安,注重相;天下危,注重将。将相和睦,则士人自会归附,万一天下有变,相权与将权要相互策应。如今社稷大权,在您和太尉两人手中,您何不与太尉交结更深的友情呢?”这些话令陈平顿悟,他主动给周勃送上黄金、美酒,周勃也以礼相赠。这出“将相和”使两人团结一致,为最终粉碎诸吕集团打下基础。

公元前180年,吕后终于走到人生的终点。在临死前,她让赵王吕禄担任上将军,统辖北军,梁王吕产统辖南军,并嘱咐两人说:“吕氏封王,大臣们都不服气。我快死了,皇帝年幼,大臣们恐怕会作乱,你们一定要控制军队,守卫皇宫。不要为我送葬,以免被政敌有机可乘。”在临终前,吕后布下最后一颗棋子,任命吕产为相国。

吕后死后,吕氏外戚集团与刘氏皇室集团的矛盾急剧尖锐化。在皇室集团中,齐王刘襄率先起兵,发布檄文,声讨吕氏家族的罪行,号召天下群起而讨伐。相国吕产派大将灌婴率部出关中,平定齐王刘襄的叛乱。灌婴是帝国的开国大将,对于吕产的命令,他阳奉阴违,他已经察觉到吕氏家族已经加快夺权政变的步伐,自己倘若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上身,成为帝国的罪人。灌婴的军队进抵荥阳后,便按兵不动,暗地里与齐王刘襄等取得联系,达成一致意见:倘若吕氏集团有政变的苗头,他将联合齐国军队反攻。

吕禄、吕产此时也明白,两大政治集团积怨颇深,已经势不两立,如果不及早发动政变,便会被刘氏集团抢得先机。可在这个时候,吕禄与吕产举棋不定,内则顾忌太尉周勃,外则顾忌齐、楚等刘氏封国,同时又担心拥兵在外的灌婴叛变。

还有一人心急如焚,他便是太尉周勃。太尉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可是在京城,南军与北军全部掌握在吕禄、吕产手中,万一两人发动军事政变,怎么办呢?关键时刻,周勃想起一位老臣郦商。郦商有个儿子叫郦寄,与吕禄是好朋友。周勃打算拉拢郦寄,从郦寄这里作为突破口,寻找吕氏集团的致命弱点。

在重要关头,郦寄选择站在老臣们这边,捍卫刘氏政权。他跑去对吕禄说:“齐国之所以起兵,是因为有所猜疑。您想想,您受封赵王,却没有前往赵国,而是留在京城,还担任上将军,拥有重兵,这不使人怀疑您别有用心吗?如果您把兵权交给太尉周勃,这样齐国想要出兵也没有借口了,大臣们也可以安心,而您作为相国与赵王,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吕禄觉得这样妥协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可是又觉得不妥,因为吕后在临终前特地嘱咐他,不可丢失兵权,所以他犹豫不决,迟迟不肯交出兵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