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学育真才(1)

社会是一所最好的学校,只要你不丧失求学的心态,就有你一生都学不完的知识。

一个出生在农村家庭中的孩子要想有出息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读书,考大学。知识改变命运。这话说得没错。但改变命运也不仅限于读书。

我想对那些没有考上大学或中途辍学的朋友们说,学历固然重要,但没有学历不代表不能成功。有机会读大学是好事,但读不上大学也不完全是坏事。重要的是你不能放弃学习。因此,你千万不能因没考上大学或书读得少而放弃你的追求。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还有很多东西在等待着你去学习——为人处世、社会阅历及社会经验都是只要你想学就能学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同样可以使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如果我这样说还不足以使你变得坚强、自信的话,我想你很有必要看看下面这个故事。看看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农村孩子是如何成为一名百万富翁的。

李童是东北人,家住辽宁省铁岭市,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读初三时,”李童说,“哥哥不幸出车祸,成了植物人,为了给哥哥看病,父母卖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就连仅有的几亩口粮田也承包给了别人。那时的日子真是苦啊,一个饼子都要一家人分着吃,我很懂事,只吃一点点就对母亲说自己吃饱了,饿了就偷偷地喝水……”

家里外债累累,哪有钱交学费呀!读完初三后,李童便辍学了。

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李童决定随同邻居外出打工。但因为他的年纪小,很多地方都不愿意雇用他。

“当时,”李童说,“我去了很多地方找事做,饭店、工地、理发店,只要门口贴着招聘的地方我都会进去问,但他们都嫌我太小,又没有身份证。”

从家里出来时,李童只带了10元钱,路费用掉了4元钱,三天后,他身无分文了。带他出来的那个邻居也觉得他太小了,不好找事做,就给了他10元钱,让他先回家去,过两年再出来做事。

李童没有回去,邻居把他送上车后没走多远他就下了车。“我知道家里的处境很困难,”李童说,“回去了就得吃家里的粮食,那样父母就吃不饱了。我想再找找看,只要能供我饭吃,不要钱也行。”

终于,李童在郊区的一家小饭店里找到了事做。饭店的老板是个胖女人,开始她不肯用李童,后来李童说他不要钱,只要给饭吃就行,她才答应的。但她有个条件——如果有人问起,李童得说是她的远房亲戚,是过来帮忙的。李童答应她一定会按照她说的做。

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李童毅然决定留下来,他认为哪怕为家里省口粮食也是好的。

“当时我在饭店里是个打杂的,”李童说,“洗碗、擦地、倒垃圾、通下水道都是我的活儿。虽然工作又脏又累,但能吃饱饭,而且时不时还会有肉吃。那时我真的很知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