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盈袖
看《夜上海》也有一段日子了,有了一些想法。随手写的文字,写完才把思路整理一下,每段加了序号和主题,自己也觉得像做数学题列1234解题顺序一样呆板,还好大意都表达出来了,就这样吧。
喜欢这样的文章,看得出金子伏线千里,为后文做了许多铺垫,使得文章充满了张力,让人觉得——嗯,一定会发生一些很精彩的上海往事。
然,我是来鸡蛋里面挑骨头的。
一、关于金子塑造人物性格的惯用手法——语不惊人死不休
金子文中的清朗和《梦回大清》中的小薇一样,是那种内秀的女孩儿,“说的少,做的多,想的更多”的确说道点上了,她们遇到不友好时,先是缄默,但必反击,反击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金子在《夜上海》中这一特点写的更频繁了。如督军大太太为难丹青时,石头嘲弄她们是乡巴佬时,还有七爷嘲笑清朗在吃西餐时不懂西餐礼仪时,都有几分小薇捉弄十爷的味道。所谓缩回去的拳头打出去更为有力,的确,这样的情节是很动人的,很有出人意料的效果,让人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她虽然弱小,却是不可侮的,她面对再强势的人物,态度都是不卑不亢。所以几乎每次我看旁人嘲笑或是捉弄清朗时,心里就已经对她的反应有所期待。作为读者,如果清朗的读书生活不会很好过,也就意味着清朗性格中的峥嵘会更多的展现,文章也会更波澜起伏。但是我还是希望,金子能有更多的角度和笔法来表现清朗的个性,因为读者心里已经对此写法有了一种惯性的期待和隐约的知悉,它的妙处也就相对削弱了。语不惊人死不休,惊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二、一个环环相扣的故事胜过一连串细碎的情节
我觉得文到此处,语言、细节种种都无可挑剔,尤其是语言,有一种干净利落的美,不蔓不枝,可以说,无一处赘笔,每个人的言行都和身份贴合,每个人的性格也都很鲜明。这是我深深羡慕金子而不可得的地方。
但是细节做到极致了,我却还想要一个完整的事件,如:一开始嗅得见阴谋的气味,深入下去有悬念有人物的悲欢,结尾处又有无尽的意绪,伏下后文种种。我知道把一个作者的前后作品进行比较,肆意品评臧否是很不可取的,可还是要拿《梦回大清》来举例子。比如那回遇熊之险,冬狩前有和十三、四感情纠葛,中间四爷遇险让人猛地揪起一颗心,小薇智斗母熊情节扣人心弦,后来侍药时与两人的情海暗潮,与十四的纠结,是有头有尾完整的一条线,写了大概。从【扎营】写到【情动】,用了三四万字的笔墨,环环相扣,高潮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