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妈妈们的方法得当,如本书我们所介绍的沟通的技巧、赢利孩子合作的技巧等,妈妈们的这种担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一旦孩子能够被奖励激励着去做某件事情,不久之后,他就不再需要这些奖励了。
5.说“让我们一起……”
在第一章我们已经讲过,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归属感需求,如果归属感得不到需求,孩子就会有孤独、被排斥的感觉。在妈妈责备孩子时,孩子的归属感的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而“让我们一起……”则恰恰满足了孩子归属感的需求,从而加强了他们与妈妈合作的意愿。
一位母亲曾这样讲述她教育孩子的经过:
依依刚刚3岁时,我就要她自己收拾玩具。但每次我要求她收拾时,她就会这样对我说:“不,我不收拾,你来收拾吧!”每当这时,我不会强制她收拾,而是一边慢慢地收拾,一边对她说:“好吧,让我们一起来收拾吧!该睡觉了,我们将玩具收拾好。”
就这样,直到她5岁大的时候,有一次,她的小伙伴来家里玩,她们俩把客厅弄得一团糟,地上、沙发上,到处都是玩具。但当她的小伙伴将要回家的时候,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依依让她的小伙伴收拾玩具,她的小伙伴这样回应她的要求:“不,我不收拾。”没想到我的女儿竟说出这样一句伟大的话来:“好吧,那我们一起收拾吧,一天快过去了,我们得将玩具收拾好。”
我坚信,在这一点上,我给女儿做出了榜样!
多棒的小姑娘呀,我们不可否认,她很巧妙地赢得了小伙伴的合作,我们也坚信,她的这种能力来自于她的母亲。
的确,在孩子小时候,他们在交往中的言行大多是从妈妈那里学到的。所以妈妈教会孩子如何与自己合作,在孩子的人际交往中,他们也将在你那里吸取经验,学会让他们的小伙伴与他们合作。
这样说来,如果你是一位很好的沟通家,总能赢得孩子的合作,那么,你的孩子也将会赢得他的小伙伴的合作,进而他会成为小伙伴们的“首领”;如果你总是不能使孩子心甘情愿与你合作,而且整天冲孩子大嚷大叫、责骂等,那你的孩子也只能用生气、责怪、威胁等来赢得其他孩子的合作。作为成人,我们应该知道,这将大大影响孩子在交际圈中的地位和“人缘”,而且“首领”地位置更是与他无缘了。
其实,以上几种引导孩子与自己合作的技巧,是一个连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当想让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时,妈妈可以按着以下的步骤赢得孩子的合作。
*陈述事实,而不是指责
“我看到你的房间里很乱。”
↓
*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的希望
“我希望你的房间里一直都保持干净、整洁。”
↓
*放弃解释和长篇大论地说教
“马上收拾房间。”
↓
*用奖励赢利孩子的合作
“如果你现在就收拾房间,你晚上就可以多听一个故事。”
↓
*说“让我们一起……”
“让我们一起来收拾吧。”
妈妈掌握了这几个赢得孩子合作的技巧,就再也不用为孩子的不合作行为而头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