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重孩子是了解孩子的前提

每位妈妈都想了解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常常会有妈妈无奈地说:“真不知道他(她)在想些什么?”这是妈妈不了解孩子最明显的表现。

在一般的家庭里,妈妈是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为什么还会不了解孩子呢?对于这个问题,不了解孩子的妈妈们常常会认为,这是因为孩子没有给自己了解的机会。

妈妈每天都关心着孩子,“早点起床,不然会迟到”、“多穿点衣服,不然会感冒”……然而孩子却不领情,他们会皱着眉头对妈妈说:“知道了,你烦不烦呀”;

妈妈看孩子不高兴,想帮他把不高兴的事情“摆平”,面对妈妈的关心和询问,孩子要么不理不睬,要么摔门躲进自己的房间;

……

每位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都是想帮助孩子,为什么这些孩子却不领情呢?孩子们的心声解决了妈妈心中的疑团:妈妈从来没有把我们当作一个平等的人,他们从不尊重我们。

“小孩子也需要尊重吗?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没有发育成熟,他们懂得什么叫尊重吗?”很大一部分妈妈都抱有这样的观点,这也正是妈妈在教育孩子时一种极大的错误心理。让我们来看看孩子真正的心声吧:

曾有教育学家在一所小学做了一项调查,这所学校80%的孩子认为妈妈对他们缺乏尊重,只有20%的孩子认为妈妈尊重他们。当教育学家问到那80%的孩子,妈妈不尊重他们的表现时,他们说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以下是他们的原话:

“她一直把我当作小孩子,总认为我什么也做不好!”

“她经常骂我是‘笨蛋’!”

“她从不问我喜欢做什么,而只是让我做她喜欢的事情。”

“她经常命令我!”

“她经常把我说得一无是处!”

……

其实,从孩子出生后,他们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他们必须依赖于父母生活,但他们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小孩子往往是敏感的,他们又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向父母提出种种要求,如果父母不顾及他们的感情、用不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马上就会觉得很受伤。

一般来讲,如果妈妈不尊重孩子,那妈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便会按照下图中所描述的那样演化:

从上面的图示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妈妈总是用不尊重孩子的方式对待孩子,那么在孩子心目中,妈妈对他的爱就转化成了他对妈妈的一种恨,他们会仇恨妈妈,甚至还想报复妈妈……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不仅会故意与妈妈作对,还会变得狭隘、自私、不懂得感恩,甚至有暴力倾向。

我们都知道,不管妈妈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最终目的无非是让孩子听话、让孩子与自己合作。但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愿意向妈妈敞开心扉、给妈妈了解自己的机会。只有妈妈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才能称得上是有效教育。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尊重孩子,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总体来说,妈妈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可以用以下几幅图画来表示:

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有意识地做到尊重他们,从不打骂他们,那么,当孩子不听话或犯了错误时,父母稍微批评一下,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便会对自己不好的行为加以克制。

因此有经验的妈妈都明白这一点,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因此,当孩子让她们不满意时,她们会这样对孩子说:

*“如果你一直这样干下去,我会很生气!”

*“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为小伙伴们树立好的榜样。”

*“孩子,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现在我们举例说明妈妈到底应该怎样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

一个5岁的小女孩已经拥有了两个玩具娃娃,但当她看到同伴有一个更漂亮的玩具娃娃时,便要求妈妈再给她买一个。

针对这种情况,妈妈有两种回答,一种是,妈妈不顾及她的感受,粗暴地对她说:“闭嘴,你已经有两个娃娃了,不能再给你买了!”听到这样的回答,小女孩肯定会很伤心。这时,虽然她知道等待她的是一顿打骂,但她仍然会用哭闹来回应妈妈。

另一种回答是,妈妈这样对女儿说:“宝贝,你的小伙伴的芭芘娃娃是很漂亮,我知道你非常想得到它。但妈妈不能给你买,因为你已经有两个娃娃了。不过,如果你好好表现,妈妈会考虑在你生日的时候送你一个同样的娃娃!”因为妈妈尊重了她的感受,小女孩会因此而感到欣慰,这时,她想得到那个娃娃的欲望就不会像刚才那样强烈了。当然,如果她真的想得到那个娃娃,她便真的会好好表现,以期待生日时妈妈能送她这样的礼物。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妈妈尊重了孩子,才赢得了孩子的尊重。因此,妈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认为孩子很小,他们很无知,对事物不敏感。

事实上,孩子们也有感情和自尊心,并且会竭力维护自己的尊严。正如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所说:“孩子是有感情、有思维的,他们就像花木的幼苗一样需要园丁的精心照料,但决不需要园丁用斧子砍它的根茎,或用刀子割它的皮,或折它的枝条和乱摘它的叶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