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是否有必要树立父母的权威(2)

球王贝利童年时,有一次他与几个小伙伴躲在屋外吸烟。不巧的是,贝利的父亲看到了他们的不良举动。贝利心想,回家后父亲一定会惩罚他。于是忐忑不安回到家,然而父亲并没有斥责他,只是平和地对他说:“你在踢球方面有几分天赋,只要你认真练习,以后也许会成为一个高手。但如果你吸烟喝酒,就踢不好球了,到时候一场90分钟的球赛你就没有足够的体力踢出理想的水平。这件事你自己决定吧。”贝利后来说,如果父亲当时狠狠地骂他,很可能会激起他的反抗,今天很可能成为一个恶习难改的烟鬼。

父母的威信并不是靠训斥孩子建立起来的,那种只让孩子怕的威信其实不如没有。让孩子既怕又服,才是真正的有效的权威。

方法二:在孩子面前“不怒自威”

这就是说,当父母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时,孩子也能明白父母的意思,进而改正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孩子的这种感受不是由于权威压制,而是出于对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小娟有一个和睦的家,父母很少批评小娟。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小娟放学回家却直接去餐厅吃饭,而忘了和客人打招呼。父母面子上很过不去,但他们一直没说什么,直到客人走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其实小娟填饱肚子后,就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父母经常教育自己对人要有礼貌,但碍于面子她不好意思自己说出来,而爸爸妈妈也没提这件事的意思,他们越是不说,小娟越是觉得别扭极了。终于她忍不住向爸爸妈妈认了错,这才觉得踏实了。

其实这个方法就是父母平时言传身教的结果。孩子更明白父母认可什么行为,不认可什么行为,这也就在孩子内心树立了一个是非标准,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

方法三:让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

一些父母觉得孩子小,不会有想法;即使有又怎么样呢,大人做决定能让一个小孩子左右吗?其实大人这么想是不对的,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就为孩子决定所有事情极不可取。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孩子渴望父母能注意到自己的心思,如果父母能把孩子当成一个“小大人”,让他发表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那对孩子来说,是很得意的事。为了在爸爸妈妈面前表现自己的“成熟”,他尽可能要把话说得有板有眼。这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小峰,这个周末准备怎么度过啊?”

“上午写作业,下午和小刚约好了,我们一起完成老师留的手工模型作业。”

“星期日,爸爸妈妈准备去看一下外婆,你觉得怎么样?”

“爸爸,当然要去了,我也去。外婆做的糯米糕可好吃了。”

看了上面的对话,我们一定感觉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确实,父母没有因为自己是成人就忽视孩子的想法,而是凡事征询一下这个“家庭小成员”的意见,让孩子感觉得到了父母的重视和尊重,他也会变得明事理,有主见。

这样说来,父母在孩子心中树立起权威的形象未必就是好事;相反,父母平易近人、平等民主地和孩子相处,更容易把孩子教育、引导成懂事的“小大人”。

?

?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