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激发孩子的壮志雄心(2)

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需要耐心、时间和物质牺牲。孩子具备了自立的能力,不但给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而且对孩子的成长和社会都是十分有益的。

怎样帮助孩子提高自立能力呢?具体来说,父母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

妙招一:帮助孩子树立奋斗目标

没目标就没有奔头。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奋斗目标。

航航的成长道路上最大的挑战不是学习问题,而是体育达标。航航小时候是个身体瘦弱的孩子,个子比同龄的孩子矮,体能较差,小学低年级时还不是问题,但三年级以后,要当三好生必须体育达标。当时每个体育项目对他来说都是不小的困难,父母就鼓励他,督促他,并带领他坚持训练,每天早上下楼练跳绳、跑步、打球,晚上睡前练仰卧起坐、俯卧撑等。

有时看他练得很苦,浑身疼痛,气也喘不匀,父母很是心疼,真想让他降低点要求,但想到国家规定的达标成绩肯定是有科学根据的,而且人是有潜力的,应该让他通过艰苦训练达到标准,不仅能增强体能,更可以磨炼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于是父母始终支持他刻苦训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确实,经过刻苦训练,他每学期体育都顺利达标,年年被评为三好生。这一次次的拼搏,一个个胜利,让他增强了自信心,学会了先不怕困难,再想办法克服困难的好习惯。

每个孩子情况不同,给孩子定目标要切合实际,不能定得太高,让孩子能够“跳一跳,够得着”。如果定得太高,总也达不到,孩子会失去信心。对于问题较多的孩子,目标要具体,内容要少一点,不能一下子贪多,多了达不到,难以建立自信。孩子每达到一个小的目标,就及时肯定,孩子就增加一分自信,增加一点自强精神。

妙招二:取消包办代替,多给孩子自主的机会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应该孩子自己做的,父母就不要越俎代庖。

康熙年间,贵州巡抚刘荫枢告老回乡后,想用一生的积蓄为家乡建一座桥。但是子女却反对他:“您当了一辈子高官,我们却没沾到一点光,好容易盼到您回家,你却如此不顾我们。”刘荫枢很伤心,他觉得自己虽然一身清白,但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于是,他用尽积蓄,历时五年,修成大桥,取名“毓秀桥”。桥修好后,他对子女说:“我之所以用全部积蓄修桥,就想用事实告诉你们,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为了彻底消除孩子们依赖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两白银的价钱把桥卖给了官府。刘荫枢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子女。他的孩子日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父母对孩子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你能干的,我绝不替你干;你不会干的,我教你干;你让我干的,我要考虑该不该干。如果父母包办代替,孩子就养成依赖性,依赖是自强的大敌。有的父母认为在生活方面多替孩子服务,让孩子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会有好处。其实不然,生活上的依赖会干扰、阻碍学习上自强精神的形成。有自强精神的孩子,生活上也不依赖父母。

妙招三:教孩子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

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由于知识阅历各方面的欠缺,特别是处于顺境的孩子,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遭遇一点点挫折,常常显得惊惶失措,落魄、失意、灰心随之而来。

小菲一直学习成绩很好,是老师引以骄傲、同学羡慕的“人物”。后来因为父母工作调动,她转入了一个新学校,由于环境等原因,她的成绩一落千丈。小菲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一味地认为是老师未能发现其才能,带有怀才不遇之感,比比过去,由“宠儿”成了班上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生”,更是心灰意冷,提不起学习劲头。面对这种情况,爸爸天天给她讲名人奋斗的故事,帮她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教给她应对挫折和困难的方法,小菲深受感动,并决心直面困难,开始努力。半年之后,她的成绩追上来了。

父母让孩子从小就识得艰苦、懂得磨难,知道困难、挫折既然是人生无法避免的,就应该积极面对,以微笑去迎接、以进取的心态去战胜,而不是缺乏自信,选择逃避。教会孩子应对困难挫折,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妙招四:对孩子的失败“袖手旁观”

欧阳轩是位教师,她很注意培养儿子自强的精神。儿子也有成绩不好的时候,欧阳轩很多时候会鼓励他,但是更多的时候,欧阳轩会‘袖手旁观’。因为欧阳轩知道只有让孩子他经受点挫折,只有他自己从失败中走出来,他才会真正具备克服困难的韧性和耐力。

儿子在一次竞选中落选了,他觉得很没面子。儿子就央求欧阳轩试着去跟老师说说,给自己补个什么职务,照顾照顾他的“面子”。但欧阳轩没有这样做,她对儿子说:“想做班干部,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同学们的认可。”儿子在这次“挫折教育”中受益匪浅,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这次竞选失败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以后我一定会正视自己的这些缺点,并努力做到更好。这次失败让我成长很多……”

对于孩子来讲,没有永远的“失败”,偶尔的“失败”也不是一件坏事,只有在失败后再站起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因此,父母要想真正地帮孩子,在他失败后,不妨多“袖手旁观”几次,让你的小男子汉经受抗挫能力的锻炼,使他积累一些在输了以后学会赢的经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