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格林斯潘任职期间的失误

毫无疑问,格林斯潘是一位成功的美联储主席,媒体对他的崇拜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要想对格林斯潘做出公正的评价,先要问几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格林斯潘是反通胀的鹰派人物还是倾向于宽松货币政策的鸽派人物?对于与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监管毫无关系的问题,美联储是否应当与政府紧密合作?在与公众交流时,美联储是否应当使用“建设性模糊”策略,以至于只有专业的美联储观察家才能读得懂?与其他经济学家相比,格林斯潘对经济的预测真的更准确吗?在他的领导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制定的政策真的更有效吗?

区分鹰派和鸽派鉴于经济学家们的名声不太好,所以华尔街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做“鸟类观察家”,相信读者不会对此感到惊讶。说得具体一点,像我这样在华尔街工作的“鸟类观察家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美联储官员及美联储的官方讲话,目的是判断他们是倾向于“鹰派”还是“鸽派”。鸽派对通货膨胀的态度不是很强硬,加息的倾向性不大。而鹰派对通货膨胀的态度是坚决反击,加息的倾向性较大(其加息行为会对资本市场造成伤害)。格林斯潘到底是鹰派还是鸽派呢?

伯南克的榜样伯南克的美联储在反通胀领域,与同期的美联储官员及其他央行行长相比,格林斯潘更倾向于鸽派阵营。我们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衡量美联储主席鹰派程度的最简单方法是计算一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有多少次表示强烈反对主席的决策,并正式投了不赞成票。格林斯潘担任主席时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会议上一共收到了83张不赞成票,其中体现鹰派作风的不赞成票超过了鸽派:54张不赞成票建议应采取更加“鹰派”的措施,有27张不赞成票建议应采取更加“鸽派”的措施,剩下的两张不赞成票来源于其他议题(图6—1列出了18年间反对票的分布情况)。这只反映了表面现象,背后可能还会有大量的非正式的不同意见,只是委员们不愿意用投不赞成票的方式来表达。例如,1994年美联储加息周期内的会议记录显示只有6张正式的不赞成票,但是在投票前进行的讨论过程中,委员们对主席的政策决定表示不赞同的次数为24次,其中有20次是因为委员认为应采取更加激进的加息政策。

至少在两个较长的时期内,格林斯潘在反通胀问题上要比其他委员显得更温和。首先是在1994年,大多数委员认为在经济周期初始应一次性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50个基点,而且还不断要求尽快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不过两位新加入的委员,艾伦·布兰德和珍妮特·耶朗建议到周期结束时再执行紧缩性政策)。正如会议记录所显示的,格林斯潘巧妙地扭转了委员们的不同意见。其次,在20世纪90年代末,面对委员会和联储理事会对通货膨胀问题的担忧,格林斯潘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尽管失业率较低,但是较高的产出增长率会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事实证明,他的乐观预测是正确的)。

在任期的后半段,格林斯潘更是赶上了好时间:更高的劳动产出增长率,来自于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廉价进口商品以及通货膨胀测算方式的改变,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美联储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变得简单多了,无需使用易招来政治压力的加息政策。在这种环境下,格林斯潘的机会主义反通胀策略非常适用,所以说他的成功确实有好运气的成分。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格林斯潘面临的局面与当初沃尔克上台时相类似,那么他是否还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