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杂剧总班头关汉卿(1)

 

13世纪,元代开国,中国崛起了一位戏剧巨人。

因为他的出现,使得中国戏剧界永远拥有了自己的宗师。中国戏剧在世界戏剧发展史上具备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因为他的出现,中国多了一位屈原之后的“世界文化名人”。

他,便是关汉卿。

一、身世如谜

700多年的岁月尘封,给关汉卿蒙上了一层层轻纱般的雾障,但这却更使得人们产生了对他的好奇心。

关汉卿名已斋,字汉卿,晚年因名称号,唤作已斋叟。所以人们有时又尊称他为“已斋老叟”。

我们知道,他在金末已经是一位名动京师、剧传天下的名人了。他后来在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还写过《大德歌》,所以大约生活在公元1210到1300年的90年间,我们只能通称他为中国13世纪的大戏剧家。这位忠实地为我们勾画出了元代政治经济、民情风俗的真切面貌的文艺历史学家,这位为许多英雄豪杰、市井小民和红粉歌女们树碑立传、描容写心的大剧作家,我们至今还不能确切地考知他的生卒年月。这真是历史的悲哀。

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是他的祖国中国的骄傲,也是他的故里的骄傲。但直至如今,大家都争不清他究竟生于何处。按照清修《祁州志·关汉卿故里》的说法,可以肯定关汉卿是“祁之伍仁村”(今河北省安国县治内)人。

《祁州志》说,伍仁村里有座庙,庙旁有座高房基,那就是关汉卿的老屋。想当年,尽管汉卿高才博学,却又一生坎坷不平;满腔的热血愤懑,化而为笔下文字。相传他最后写的一个剧本是《西厢记》,可惜还没写完就过世了;因此,人们在晚上经过关坟时,总能听见关汉卿哀哀不止的恸哭声。有一天,一位名叫董君章的状元特意去吊唁关汉卿,亦听到了哭声,大为惊异。后来他发现了关汉卿的《西厢记》遗稿十六出,就对着关坟说:“已斋叟,我知道了您痛苦的原委,您是在记挂着这本尚未写完的《西厢》。您老就请放心吧,我一定试着为您续完它!”

董状元带走了遗稿,关坟中的哭声也就停止了。董状元续好了《西厢记》后,这个剧本就风行于天下。

有清一代,伍仁村的老人们还说,“《西厢记》中的话,都是我们这里的方言”,他们还能兴致勃勃地讲叙着关汉卿的遗闻轶事。

这就是说,关汉卿的籍贯是伍仁村;后来他又到政治中心大都(今北京)去谋事业,所以也可以说是大都人。伍仁村的人们是那样热爱他们的老乡——关汉卿这位才子,还十分肯定《西厢记》也是关汉卿所作。老百姓也在谈论这个文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这说明了关汉卿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反映了人民对关汉卿的无比爱戴。

还有一些记载,说关汉卿本来是山西人,这就是很多人提倡的“解州说”。这里不再展开讨论。

关汉卿是以三国时蜀汉名将关云长作为自己的祖先和学习榜样的,他在杂剧《单刀会》中精心刻画了这位先祖临危不惧、有勇有谋的崇高形象,尽情抒发了关大王的热血精神。关汉卿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胸襟气派都同先辈的热血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有次,关汉卿同妻子发生了生活矛盾,妻子只说了一句:“您哪里还像关王大丈夫的样子啊?”

关汉卿马上服帖了。

大约汉卿的妻子死得较早,所以关汉卿写小令追忆说:“糟糠(结发之妻)痛忆泪盈眸!”情深感人。

关汉卿的妻子又给他生下个儿子。关汉卿年老后,畏惧风雪严寒,即使在炉旁烤火也抵御不了一种人老心冷的感觉,只有儿子是他的心中的温暖和希望。他就写诗说:“佳儿慰我孝心诚!”

舐犊之情,溢于言表。

关汉卿又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自己说他一生中万事“不曾落人后”。他终身具有一种强烈进取、顽强竞争的奋发精神。他百般珍惜人生美好的时光,立誓说:“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因此,他“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当时流行的一切文艺体育项目,他件件精通。这种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为他写戏准备了生活的基础。

一位好的剧作家,往往就是一位好的演员。关汉卿就是这样的剧作家,他高兴起来,就在脸上涂脂抹粉、画眉勒发,去和歌妓们一起演戏,有时还自豪地对歌妓们说道:“我演戏称为‘行家生活’,你们演的只是‘戾家把戏’,我比你们更能传达剧情!”

这是可能的,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作家,同时又具备了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方面的形体训练,他在理解剧情、表达思想内涵上肯定是行家,是比一般演员要强。可是在表演技巧上,作为票友“下海”,他就肯定不如专业演员了。

关汉卿又是个医生,当过“太医院尹”一类的医官,被政府注过册。中国本来是儒医不分:读书人都看得通医书,通得几分医道;而一般医生也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所以像关汉卿这样的文士又能给人治病,是毫不奇怪的。

对于治病的原则和方法,关汉卿有过扼要说明,就是“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要慎重诊病,依书下药。他认为行医者责任重大,“方知人命关天关地,如何看做壁上灰尘”,决不能把人命当成儿戏。他最痛恨那些冒牌行骗的江湖医生,说他们是“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

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塑造了一个庸医赛卢医的形象,对他的医道和心理作过详细描述:此人是太医出身,既开生药铺,又兼行医人,“也不知道医死多少人,何尝怕人告发?”但后来想起来又害怕,表示要改行转业,“灭罪修因”,“将以前医死的性命,一个个都与他一卷超度的经文”。这肯定是关汉卿所特别熟悉的太医院中的许多庸医中的一个,信手拈来,便被作了针砭的人物。

关汉卿兼医生和作家于一身。他在为人体治病的同时,又在为社会作诊断、开药方,这正好同600年后的俄国医生兼剧作家契诃夫前后相映。前苏联人民艺术家、斯大林奖金获得者,普希金话剧院的导演兼前苏联国立戏剧大学教授彼得罗夫说:

“俄国也有一名医生——契诃夫。固然,他比关汉卿晚600年,可是这位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伟大俄罗斯剧作家的所作所为,岂不也和关汉卿一模一样吗?他很喜欢给穷人看病,在和穷人接触的时候,他就通过他们,通过他们的遭遇,认识了革命前夜沙皇专制统治下的黑暗时代。虽然他比关汉卿晚600年,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相同的,因为他们都是他们本国人民的真正的儿子。”  

这是一种相当合式得体的比较研究。这使我们对中国和前苏联这两位大戏剧家的身世,生活和思想渊源都认识得更清楚。

关汉卿又是一位社会活动格外广泛的人。我们将继续展示他的社交活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