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情感警告我们不道德的行为从而预防我们犯下影响社会和谐的错误。它发出信号告诉我们的不道德感觉,并且告诉我们对他人判断的尊重。它唤起宽恕与和解的普通行为,没有它世界将会变成一个狗咬狗似的同类相残的世界。眶额前脑皮层失常的病人,他们在理性的王国里完全具备畅行无阻的能力,可是他们却丧失了这种尴尬之情的艺术能力。他们丧失了微妙难解、谦虚谨慎的伦理道德感。
一种谦虚的伦理学
哲学家们求助于隐喻来描述道德情操,这些隐喻通常都以那些鼓舞人们在共同事业中团结起来的自然力量为主轴。对英国的启蒙哲学家来说,怜悯之类的道德情操建立起了一个看不见的力场,使个体们互相联系起来。对中国哲学家老子来说,道,或者说美德的道路,是像水一样的。"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窘迫就像一波海浪,它把你和周围的人们抛进泥土,你们却返身向上互相拥抱并且开怀大笑。
有关窘迫尴尬所展现出的各种简单元素,我记下了大量的纪实材料,并且追溯到了其他动物的舒缓情绪与互相和解的各种行动步骤。比如说,凝视目光的转移,头部向下的运动,尴尬的微笑以及面部的接触,这些肢体语言是一种合作的语言;它们是谦虚、无言的伦理学。顺从、尊敬之情那瞬间即逝的面部展示让我们率先克服了矛盾与冲突。我们在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环境中航行(当我们按照话语轮次进行协商谈判时,或者当我们共同分享食物的时候,观察一下人们在狭小的物理空间里展现出的尴尬是多么具有规律性)。我们表达着感激与欣赏。我们很快就能把他们尴尬的灵魂从各种暂时的困境中解救出来,我们使用的办法只是把人们的注意力做一个偏转,或者对不幸的事件做一个挽回面子的滑稽模仿。
尴尬之情是谦虚的伦理学基石。尴尬的展现就是要明确那些进入了仁率分母部分的各种事件(社交上的失礼露丑,冒犯他人的评论,对他人隐私的侵犯)并且把它们转化为达成和解与宽恕的机遇(在仁率的分子部分的各种经历)。正是由于这些恰到好处、即时展现出来的顺从行为,我们才对别人心怀敬意,并且这样一来,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在温柔而软弱的时候我们才是活泼的,并且充满了仁。用老子的话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