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仁的科学(1)

第一章仁的科学

安敦·冯·罗文霍克(Anton Van Leeuwenhoek)改变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看法。1632年,他出生于荷兰的德尔福特(Delft),他的家庭主要以酿酒和编筐织篮为生。他过着平静的生活,先后当过织布工人、市政府小官员和葡萄酒质量检验员。晚年,他开始手工研磨镜片来制作简易的显微镜,以便把自家商店里的葡萄看个清清楚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把附近湖泊里的水藻也放在他那架三四英寸的单透镜显微镜下。他还观察了鱼的细胞、他本人的精液,还有两个从未清洁过牙齿的老年人的牙斑。他是研究细菌、血细胞和精子的第一人。他打开了人类的眼界,看到了微生物的世界,并由此改变了人们对"我们是谁?"这一问题的理解。

本书提供了一个达尔文式的透镜,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有关积极情感的新兴科学。我们把这门新学科称为仁学,以此纪念孔子提出的"仁"的概念。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指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人性和尊敬等。在公元前五六世纪的中国,孔子摒弃了暴力、物质主义以及等级森严的观念,大力宣扬"仁"的思想,通过这种方式,孔子教给人们一种发现有意义的生活的新途径。孔子说,仁人志士应该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所以,在你从别人身上引发出仁善的同时,你自己也会感受到深刻的满足,此时此刻你就体会到了"仁"的含义。

"仁"的科学基于其自身对于事物进行显微镜式的观察,在此之前,这些东西从来没有得到过人们切近的省察。其核心在于,"仁"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情感之上,比如同情、感恩、敬畏、尴尬以及自得其乐之类的情感。这些积极情绪在人与人之间不断传播,成就了人们彼此之间的美好感情和善意。"仁"的科学用它的显微镜研究了一种新兴的人类语言,即面部肌肉运动的语言,这种语言传递着忠诚的信号,肢体接触的定式传递了感激之情,玩笑的口气则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它把构造我们自身的新生物质聚焦于我们注意力的焦点之上,把焦距瞄准神经传递素以及促进信任、关怀、忠诚、宽恕和游戏的各个神经分区,进行清晰的精确观测。它发现了有关人类性善的进化历程,其做出的崭新思考修正了人们长期信奉的理论假设,即我们的神经结构完全是为了达成欲望的最大化,为了相互竞争,为了加强我们对于恶的警惕性而形成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