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预防萧条的策略--高收益(2)

如果企业利润率达到15%、20%,极端地说,即使销售额下降一半,企业仍可赢利。也就是说,一个高收益的企业即使遭遇萧条,销售额大幅下降,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利润。

过去有过所谓"石油冲击",有过日元升值危机,我们经历过多次经济萧条,但是在"京瓷"50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次亏损,也就是说50次的年度决算,年年赢利。

"京瓷"的销售额曾经在半年中就降了90%,但还是没有出现亏损,因为当时它的利润率达到30%。因为"京瓷"具有独创性技术,能制造当时谁也做不了的新型陶瓷产品,所以有很高的利润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销售额大幅下滑也不会出现赤字。

"没有10%的销售利润率,就算不上真正的经营。" 我说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企业在平时、在经济繁荣时期就必须付出最大的努力;二是为了应对经济萧条的袭击,一个强健的企业体质是多么重要。

第一次"石油冲击"时,"京瓷"面临订单日益减少、将要无活可干的境况,即便如此,"京瓷"的利润还在继续增加。

1973年10月前后,石油危机开始冲击日本。1974年1月,"京瓷"的订单每月有27亿日元,但到了同年7月,降至不足3亿日元,可以说是骤减。生产总值也从1974年5月的26亿日元猛降至1975年1月的9亿日元,情况极为严峻,在如此大萧条的压迫之下,连大企业也纷纷停产,削减、解雇员工,或让员工歇业待岗。但此时"京瓷"没有削减、解雇一名员工,也没让一名员工待在家里。在保证员工继续就业的同时,"京瓷"仍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利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