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邹文怀自以为做得隐秘,但事隔不久便被邵逸夫得知,随即引起当年轰动一时的影坛纠纷。须知《独臂刀》不仅开启了经久不衰的华语武侠电影新浪潮,亦是邵氏首部票房破百万的卖座猛片,更是邵氏的金漆招牌。1969年,王羽再次演绎的《独臂刀王》,票房同样鼎盛,广受欢迎。而今邹文怀怂恿王羽盗反邵氏,又明目张胆使用《独臂刀》的故事题材跨国拍片,岂能不令六叔怒发冲冠、义愤填膺?于是,《盲侠大战独臂刀》上映时,邵逸夫便亲自出马,直指嘉禾侵犯版权;邹文怀则沉着应战,以自己和王羽亦曾参与《独臂刀》创作及制片“据理力争”。这场版权纠纷最终甚至闹上法庭,两人更亲自对簿公堂,当场翻脸,并为此花掉上百万的律师费,直至影片映期结束,官司仍未完结!
如此一来,邵氏与嘉禾的水火之势已成,而对香港影界影响深远的数十年龙争虎斗亦正式拉开序幕……
二、邵逸夫错失李小龙 邹文怀喜得许冠文
话说嘉禾公司成立之初,虽得境外资金支持,但毕竟根基尚浅,如无惊人业绩,难保不关门大吉。所幸邹文怀、何冠昌早就抱了艰苦创业的准备,纵然初期惨淡经营,却仍能沉着应对,积极寻求机会,务求步步为营、每炮必响。
只可惜,嘉禾先期推出的《天龙八将》、《刀不留人》两部武打片尽管皆有近百万票房(当时香港电影若收百万左右便是卖座,张彻“百万导演”之誉即由此而来),但依然难敌实力雄厚的邵氏出品。尤为甚者,是两家公司继纠缠不清的《独臂刀》版权案后,皆感不忿,居然各自翻拍该片,再次较量。嘉禾的《独臂拳王》由以《独臂刀》成名的王羽自导自演,故事大同小异,只是由刀变拳。邵氏的《新独臂刀》仍由原作导演张彻执导,男主角则换上了新人姜大卫。而邵逸夫为了拍摄此片,特意斥资60多万在邵氏影城附近山坡买了一块地,并花费40万搭建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的“虎威山庄”,足见求胜心切。不久,《新独臂刀》与《独臂拳王》相继上映,《新独臂刀》的票房为150万,《独臂拳王》只收100万,嘉禾自然甘拜下风。
而在当时,业内人士多半不看好邹文怀,以为嘉禾能维持下去已是万幸,若想抗衡邵氏根本是痴人说梦。事实上,即便邹文怀本人开始亦未敢存此念头。
通常情况下,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只看当事人如何解决和把握了。1970年,在美国影界发展的李小龙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透露如果剧本、片酬合适的话,他愿意回香港发展。消息传开,多家香港电影公司对李小龙发出邀请,但当他提出影片投资不得低于60万以保证制作水准的前提条件时,却又令不少小公司望而止步,真正有意合作的其实只有邵氏和嘉禾两家。而李小龙原本对财雄势大的邵氏最有兴趣,尽管邵逸夫开出的条件并不优厚(不但每部片酬仅有2000美金,还要签长期合约,与邵氏旗下的那些明星艺员并无区别),但他仍旧表示只要邵氏寄来剧本及相关资料,合作事宜尽可再作商量。孰料邵逸夫早已看准李小龙在好莱坞发展并不得意,又怎会听从他的安排?当下显出大老板的派头,必须李小龙先行回港,才能安排一切。此举自然惹火了素来心高气傲的李小龙,立即强硬表态,非要邵氏派人到美国和他谈不可,两相较劲之下,合作之事果真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