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去世后,建设社会主义究竟应采取渐进手段,还是激烈手段的争论,使得苏共领导层分裂。争议的根本点在于:社会主义能不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环伺之下的一个农民大国中建立起来?在殖民地国家或是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苏联应该支持类似中国国民党这样的反帝国主义、具有民族资产阶级色彩的革命,还是只能支持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也就是爆发了让外人很难理解而共产党人却很热衷的路线斗争。在这场路线斗争中持右翼立场人士的首领,即是《共产主义ABC》的作者布哈林,他相信社会主义可以也应该在现有的混合经济基础上渐进建立,工业成长及朝向社会主义的进展,要依赖消费者市场的扩张,而消费者市场扩张将导致农民累积私有财产。这个过程将提供必要的资本,以备工业快速发展。因此,农业与工业可以携手并进。
左翼人士以托洛茨基为首,担心苏联社会受到西方资产阶级的恶劣影响,受到物欲污染而腐败。托洛茨基坚持苏联农民不可能是好共产党员,因此要在苏联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就必须更先进地开发国家,成功地完成无产阶级革命。托洛茨基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是认为商业资本在中国已经占有统治地位,封建残余在中国只是微乎其微,策略主张则是反对国共合作,主张成立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等。托洛茨基的这套理论被称为“不断革命论”。
逐渐掌握了实权的斯大林则站在中间立场,既要挫败托洛茨基,又要与右翼联合以斗垮左翼。1924年初,斯大林已罢黜托洛茨基的军事部人民委员职位,使他不能再掌握红军部队。托洛茨基虽然开始失势,他的影响却在扩大,这就必然酝酿一场更严酷的争权夺利的斗争。
蒋经国一行人抵达莫斯科时,已经是托洛茨基失去军权近两年以后,托洛茨基和追随他的“左翼反对派”,依然坚持信念,不肯认输。
不过,此时的中山大学还是托洛茨基的世界。托洛茨基的世界观主导着中共旅莫支部委员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莫斯科支部。同时,中山大学的欧洲教师群亦不乏“托派人物”。校长拉狄克是苏裔波兰革命者,列宁1917年秘密赶回圣彼得堡芬兰车站时,拉狄克是随行亲信之一,现在他放弃他的右翼观点支持托洛茨基和左翼反对派,一下子壮大了托洛茨基的队伍。至于臭名昭著的副校长米夫则支持斯大林,显然是奉派来监视拉狄克的。
拉狄克身材短小粗壮,长得一副“猿猴脸”。额头高,聪明外露,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不时露出和蔼的笑容。一个中国学生生动地形容这位无政府主义者的形貌:“他的近视眼十分严重,不戴眼镜就不能走路。他经常头不梳、胡不剃,每天一袭深灰色衣服,似乎永远不换。也不管烟斗里有没有烟草,永远叼着一根烟斗。”
拉狄克比蒋介石长两岁,来中国访问时与蒋介石接触过,他立刻担当起蒋经国的父亲角色。他给蒋经国这班学生讲授中国历史,也常找小蒋私下讨论。拉狄克满怀着向世界各地撒播社会主义革命火种的理想,视蒋介石这个儿子为中国革命运动未来的领导人,也可能成为世界革命的领导人。他热情鼓励蒋经国要努力具备革命人物的大胆、进取精神,他说:“身为年轻的革命党人,你第一,必须勇敢;第二,必须努力不懈、积极进取。不能按部就班,循序而进,这不是革命党人应有的精神;第三,你永远不应退却。”这三条精神对小蒋一生都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