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老将出马(6)

因为古玩中蕴藏着大量的知识,使后来者试图破释并乐此不疲;又 因为古玩浓缩了财富,使拥有者孜孜追求而感到自豪。一个有身份的人 无法炫耀自己的财富,但可以炫耀自己的文化。把价值连城的收藏品端 出来给别人看,炫耀文化的同时,不动声色地也炫耀了财富,岂不一箭 双雕?

收藏的好处很多,明显的好处大家都清楚,而在身份问题上,常常 被收藏者自己所忽视。其实这也是一种投资行为。作为身份的投资,需 要持之以恒,它不像其他方面那么容易显现成果。当你把收藏品展示出 来,看到别人肃然起敬的目光时,你就会知道选择收藏,不会有错。

收藏的精神投资

对于大多数人,收藏的主要动机一定是藏品增值。无论收藏者将来 卖与不卖,增值是衡量收藏成功与否的通俗标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 标尺简单明了,而且无法替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全球经 济的发展,世界各国艺术品的价格无一例外地都呈上升趋势,虽然有些 领域有过短暂的低谷,但艺术品总体增值现象显而易见,并没有其他投 资行为常见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各国艺术品的增值曲线往往与该国或能够接受该国 文化的地区经济增长曲线相吻合,这表明了人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对文 化的渴求。尤其在经济增长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后,艺术品的价格立刻 会扶摇直上,平均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经济平均增长的速度。这已成为一 个规律,这规律表明了人类认知自己,认知世界的自觉;表明了尊重历 史,尊重文化的自觉;表明了聚集财富,聚集知识的自觉。这种自我觉 醒是收藏所蕴藏的复杂而丰厚的社会内涵的集中体现。落实到具体的收藏行为,买一件什么样的藏品才能够名利双收呢? 我们了解一件藏品首先要知道它的历史地位。比如一件瓷器摆在你面 前,你应该知道它的产地及窑口;知道这类瓷器的起源及演变;知道它 的艺术性;还要知道同类的瓷器存世的多寡,诸多要素缺一不可。因为你若要向人显示,就要知道这些;等待它的升值,仍需知道这些。这 些要素对你做出收藏与否的正确判断不可或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独 具慧眼”。

如果仅出于单一投资的经济目的而涉足收藏,也必须了解相关的知 识。当金钱作为投资的资本,而不是消费的资本时,获利是成功的唯一 标志。获利需要正确的操作,而知识是一把钥匙,它会打开通往成功之 路的大门。投资收藏切忌从众追风,切忌赌博贪婪,它对人们智慧考验 的同时,又对毅力进行着考验。许多聪明人过关斩将,最终落马,就是 犯了上述忌讳的错误。人性的弱点,在古玩收藏领域常常会暴露无遗。

当今社会中,唯一可能增值而又不能再生产的商品只有文物了,我 们这里所说的文物是指可供公私收藏的古玩,长城故宫不算在内。请注 意,我说的是可能增值,并不是肯定增值。其实,对于整个经济社会, 这已经十分重要了,因为过去的许多时候,这个可能已成为现实。

高古陶瓷的收藏

若到古玩市场寻宝,店家发现你喜欢陶瓷,马上会问:“您找老窑 还是明清瓷?”所谓“老窑”就是指高古陶瓷,是古玩界对元朝以前的 陶瓷一个总的称谓。具体所指是从新石器时代各类文化的陶器起,至元 代除景德镇所烧青花、釉里红等少量品种外的一切意趣高古的瓷器。

认识老窑,重在高古。高是品味,古是年代,二者不可缺一。中国 的陶瓷,自诞生之日起从未间断,你若收藏,就必须谙熟其历史,对各 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所了解,才可能收藏到那个时期最好的作品。 一味地求古不一定正确,一个仰韶文化的破瓦罐没有元朝磁州窑大盆更 具收藏价值,汉代的灰陶随时可见,若收藏一定要看它是不是同时期的 精品,太一般了就可以放弃;当然,价格十分便宜做个摆设另当别论。

我们对高古陶瓷应该建立这样的概念:陶器应以纹饰优美的彩陶 和造型生动的陶塑为上;瓷器应以同时期的代表作为上。在市场或早市 上,偶尔可以看到汉代的陶塑,如造型不错,保存完整,你就可以考虑 买下;而瓷器,两晋的青瓷,唐代的邢窑、长沙窑,宋代的钧窑、定 窑、磁州窑,只要你认为不错,可以反映这一时期、这一品种的成就, 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解囊。

西方人很喜欢中国的高古陶瓷。曾经汉绿釉、唐白瓷、唐三彩、宋黑釉都在某个时期得以被青睐。后来有些品种(比如汉绿釉)出土量 剧增,导致价格下滑;有些品种(比如宋黑釉线条罐)作伪成风,使得 买家不敢下手;这些情况都会出现,但真正的精品会一直保持很好的价 格,这就是收藏家为何不惜重金去争一件绝品的缘由所在。

若收藏高古陶瓷,可以自己寻求一个系列,哪怕是古陶瓷生产中的 小小一支。比如,你对白瓷感兴趣,欲刻意追求,你就应该知道北齐已 有很成熟的白瓷;后来的隋朝也有;唐朝就不用说了,有大名鼎鼎的邢 窑;宋朝的定窑以及定窑系的白瓷历来受欢迎;还有元朝的枢府釉,如 果这些你都收全了,就可以办个小小的展览——老窑白瓷展,没人敢说 你的收藏跌份,谁说跌份谁就是外 行。

当然,最后还得补充一句,近些年,老窑造假层出不穷,手法翻 新,藏家谨慎小心才好。

秦汉陶瓷的收藏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确立了君主制国家,自 称始皇帝。以此为界,中国进入了君主制的封建社会。秦王朝刑罚严 酷,赋税繁重,兵徭过度,导致秦朝只存在15年,故在秦兵马俑没发掘 之前,专业书对秦陶阙如不谈。七十年代以后,偶然的发现使秦兵马俑 成为轰动世界的考古新发现,中国陶瓷史在秦朝增加重要章节,对这一 时期辉煌的艺术成就大书特书。的确,这一时期的陶塑前无古人,后无 来者。

首先是体积庞大,无论人马都与真实所在无异,甚至尺寸更大一 些;陶质致密,叩之声脆;动作神态生动,表明了秦朝高超的烧造工 艺。毋庸置疑,这部分秦兵马俑均为国家所有,市场上所见必赝无疑, 不必存有侥幸心理。

两汉共四百多年,尤其西汉,生产力以奴隶社会不可能出现的高速 发展,陶瓷的普及,使大量器物的生产非常平民化。奴隶社会贵族所用 青铜器的造型,如鼎、壶、奁等,已大量用陶土烧造,从出土的实物来 看,以陶代铜在汉朝民间相当普遍。汉代陶器可分为陶塑和器皿两类, 前者以人和动物为主,兼有建筑等,后者则以生活用具为主。

由于殉葬制度的变革,汉代陪葬品数量极大。河南开封出土的灰陶人物造型准确,男女性别清晰,面部表情十分个性化;而四川大量出土 的红陶人物佣,说拉弹唱,歌舞杂耍,极充分地反映了汉朝人的丰衣足 食。汉陶塑中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家畜也很常见,比例适中,造型准确。 除四川一带有与真马真狗等身的陶塑,其他地方一般陶塑都明显小于秦 佣,最大者也不会超过体高的二分之一,且艺术化倾向明显。

汉陶中有釉陶与素陶之分,素陶又分为灰陶和红陶,还有大量加彩 的;釉陶有绿釉和黄釉两种,属低温铅釉,品种本身没有高下,优劣取 决于造型。对于陶塑,比例神态都是收藏的要素,而器物则看它的纹饰 和造型。汉朝还可见原始青瓷,釉面一般不匀、粗糙,但还是有绝美之 器,这就要看个人的审美 了。

收藏秦汉陶瓷,主要是汉朝,应注意品味,比如汉壶,存世量大, 但带有狩猎纹的就十分值得收藏,至于人物、动物,传神当然是第一要 求,只是要留神与画册中一模一样者,因为作伪者也备有同样的画册。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