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二十八岁时写的《上李鸿章书》,结尾也还有援用当时体制内套语,对李鸿章加以恭维。如“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云云。1894年夏,他和陆皓东前往天津,通过李鸿章的幕僚罗丰禄,向直隶总督李鸿章投书,李氏还不予接见。
此文底子本来就好,复经大文学家王韬修饰润色,虽系经世文字,却也彬彬可诵。孙中山论证国家富强之道,明说关节不尽在坚船利炮,壁垒森严,而在于内在的四大端:即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这些是根本,其余是标末。探寻欧美富强之本,即是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这些都是制度的根本所造成。他指出,李鸿章辈只着眼于坚船利炮,是舍本逐末。
明朗通透的分析,击中专制社会的命门。
他并孜孜矻矻,希其惊醒,导其改变。
但李鸿章辈的知识头脑仅止于此。所以最终结果也是鸡同鸭讲,咽塞难通。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孙中山先生不是这样,他是道不行,起而革命。
陈述治国之大经,强国之大本,但遭到李鸿章拒绝。上书的失败,才使孙中山“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强迫”。在这之后,至1911年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统治之前,中山先生发动了十次武装起义。
到了1905年盛夏,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中山先生在留学生欢迎会上发表了《中国应建设共和国》的演说。同盟会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被推为总理,黄兴被推为执行部庶务,会议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11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出版,中山先生在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内容的三民主义。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仍以保皇相号召。《民报》创办后即同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展开论战。辩论结果,革命派占据上风,改良派的政治影响大为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