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选择战略投资者(4)

(四)聘请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评价

只有首先摸清自己的家底,企业选择战略投资者时才能正确把握合作的底线。但是由于企业大都缺乏财务、法律、评估、审计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难以对自身的真实价值做出准确的评估,从而影响深层合作。因此,企业需要聘请财务、法律、评估、审计等方面的专业中介机构,对自身的资产状况、经营风险、增值预期以及法律风险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评估。只有全面了解自身真实情况,才能为战略投资谈判奠定基础。

(五)预测企业未来五年的经营状况

企业要在充分考虑历史经营业绩、目前的客观现状、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对宏观经济形式的判断等因素前提下,对企业未来五年的经营状况进行预测,尤其是对现金流量的预测。因为,良好的经营预期,有可能作为企业与战略投资者谈判的筹码。

当然,投资者也会利用专业管理团队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加以预测,但双方预测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企业要想说服战略投资者接受自己的预测,就必须给出客观、充分、令人信服的理由。

(六)测算选择战略投资者的成本

由于企业选择战略投资者也需花费一定的成本,因此企业在确定战略投资之前必须认真核实企业将为此支付的代价,包括转让给合作者的股权价值,聘请财务、法律、评估、审计等中介机构的费用,债务重组的损失,股权重组的损失,各种规范会计核算和交易产生的税费成本,以及因重组产生的各种机会成本等。

只有对各项成本的承受能力和预期带来的收益进行综合评估,企业才能牢牢把握自己的底线,正确选择战略投资者。

(七)编撰商业计划书

一份优秀的商业计划书,能帮助企业顺利地推销自己。

商业计划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企业主打产品介绍、市场现状介绍、风险及对策、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团队展示、企业的融资计划等。

其中,企业的融资计划中的投资方向、投资额、投资期限、投资回报以及资金退出方式等内容最为重要。好的融资计划有助于更好地吸引战略投资者。

总而言之,企业能否与战略投资者实现最终合作,虽然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价值,但前期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战略投资者最感兴趣的就是企业的成熟程度及成长阶段。因此,企业的财务报表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提供资料,证明企业是成熟的,并制定出未来的经营方案,让投资者清楚企业需要什么,对方可以提供什么,双方能否达到共赢的目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