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的商务部前任部长吕福源同志曾经到广东视察。一位企业家向部长汇报的时候说,他原来是做鞋子的,现在生产电子产品。部长非常高兴地说:“你很了不起嘛,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技术密集型产业。”企业家嘿嘿一笑,说:“部长,我原来做的是鞋子的模具,倒是还可以算得上有点科技含量,现在做电子产品,找一些打工妹组装,是地道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这个故事反映出了中国对外贸易正在发生的静悄悄的变化。过去的贸易是典型的产业间的贸易。中国生产鞋子,美国生产飞机。生产鞋子的国家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所以就集中生产和出口鞋子这种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生产飞机的国家有高科技,所以就集中生产和出口飞机这种科技密集型的产品。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这两个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都能够获得利益。不过,这样的国际分工很容易会让生产鞋子的国家感觉郁闷。正如前任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飞机。
值得庆幸的是,国际贸易的格局正在变化。现在的国际贸易更多的是产业内的贸易。任何一个行业,鞋子也好,飞机也好,都可能会被拆分为许多不同的生产环节,这些生产环节又可能被分配到不同的国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工作流软件,这样就使得生产环节可以被拆分出来,分配给世界各地的不同的人们去做,最后又可以非常方便地将之组装起来。一个大家已经熟知的例子是笔记本电脑的生产。芯片可以在美国生产,主板可以在台湾生产,键盘有可能是在越南生产,显示器或许是在马来西亚生产,但是最后会在苏州或是福建组装。一件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已经周游世界一圈。
我们过去讲外资到中国,都认为老外图的是中国的劳动力便宜。但是这已经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中国的剩余劳动力有可能已经出现了从供给过剩到供给不足的拐点,劳动力的成本以后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中国的土地价格也可能会上涨。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企业成本也会提高,那么,外资会不会舍弃中国,另寻新欢呢?很难,因为对外资企业来说,投资中国的最大优势是,在沿海一带已经形成了高度成熟和复杂的生产网络。一家较大的外资企业旁边,会有数十家、上百家甚至上千家供货商为它提供零部件。如果外资撤走,它很难一夜之间带走所有的供货商。
如果外资不会大规模撤出中国,那么中国的对外出口仍然会非常强劲。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贸易顺差不可能急剧减少。中国现在参与产业内贸易的形式表现为加工贸易,即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然后在国内加工、组装。既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价值肯定要大于进口的价值,否则就没有意义了。而且,随着中国国内配套生产能力的提高,进口和出口之间的价差会越来越大。过去我们进口9元钱,组装之后10元钱卖出去,在国内只赚一块钱,但是现在可能是进口仅仅3元钱,组装之后卖10元钱甚至更多,那么这些价差都会转化为贸易顺差。
美国越来越热衷于指责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但是,在产业内贸易的格局下,这种对贸易数据的统计是非常具有误导性的。现在的国际贸易统计只能按照所谓的原产地原则统计出口,很难区分在某一个国家之内真正实现的价值增加。事实上,中国对美国大量的贸易顺差,是由在中国投资的美国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之后出口美国形成的,我们曾经大体做过一个估算,如果扣除这一部分“在中国的美国人对在美国的美国人”的贸易顺差,“中国人对美国人”就没有贸易顺差了,甚至可能是贸易逆差。
我们过去划分产品和产业的标准也要改变了。过去的产业政策习惯于划分劳动力密集型或是科技密集型产业。但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也有高科技的生产环节,高科技的产业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我们又该如何去区分呢?还是拿鞋子说事。是的,鞋子确实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但是我们在广东的东莞参观的时候,却发现一家鞋厂还生产带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鞋子!美国的治安环境越来越糟糕,校园暴力层出不穷,所以美国的富人会给他们的孩子定做这样的高科技鞋子,万一孩子被绑架了也好知道到哪里去了。这样的鞋子价格比笔记本电脑还高。你说它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还是科技密集型产品?电脑常常被视为高科技产品,但是在中国,生产电脑的企业所做的事情往往只是把不同的零部件组装起来,你说它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还是科技密集型产品?生产芯片的企业肯定是高科技企业,但是最后要生产电脑的企业,往往是专门做最后一个环节的组装和装配。所以,鞋子有可能是高科技,但电脑绝对不是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