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守诺言——领导者的生命(1)

引入案例:信义为重的诸葛亮

三国时,蜀汉建兴九年,第四次攻魏。魏明帝曹睿亲自到长安指挥战斗,命令司马懿统帅诸将领,带领大军直奔祁山。面对兵多将广、来势汹汹的魏军,诸葛亮不敢轻敌,于是命令士兵占据险要地势,严阵以待。

魏蜀两军,旌旗在望,鼓角相闻,战斗随时可能打响。在这紧要关头,蜀军中有8万人服役期满,已有新兵接替,老兵们都整装待发,盼望着能早点返回故乡。魏军有30余万人马,兵力众多,连营数里。如果蜀军放走这8万老兵,那么他们的势力就会更加单薄,取胜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众将领都为此感到十分忧虑。这些整装待发的老兵也深感担心,生怕盼望已久的回乡愿望不能立即实现,担心要到这场战争结束才能回去了。

不少的蜀军将领向诸葛亮进言,希望留下这8万老兵,延期一个月,等打完这场战争再走。诸葛亮断然拒绝道:“统帅三军必须以绝对守信为本,我岂能以一时之需,而失信于军心?”停了一会儿,又说:“何况常年征战在外的士兵早已归心似箭,家中的父母妻儿也终日倚门而望,盼望着他们早日回家团聚。”遂下令各部,催促老兵登上归家的路程。此令一下,所有准备还乡的老兵在意外之余也欣喜异常,感激得涕泪交流,主动要求留下参加战斗。那些在队的士兵也受到极大鼓舞,士气高昂,摩拳擦掌,准备痛歼魏军。

诸葛亮在紧要关头不改原令,收拢了军心,使还乡的命令变成了战斗的动员令。他运筹帷幄,巧设奇计,在木门设下伏兵。魏军先锋张郃是一员勇将,被诱入木门埋伏圈中,弓弩齐发,死于乱箭之下。蜀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魏军大败,司马懿被迫引军撤退。犒劳三军之时,诸葛亮尤其褒奖了那些放弃回乡、主动参战的士兵。蜀营中一片欢腾。

古书云:“人无信不立”“人以信为本”。作为领导,如果不守信用就无法服众,也就没有领导的权威。

领导者的生命是什么?是信守诺言!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主管,始终保持一诺千金的信条、对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到底、“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必须做到的事。

假如你想赢得卓越的驾驭下属的能力,就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些忠告应时时出现在你的心里:不要承诺尚在讨论中的公司决定和方案;不要承诺你办不到的事;不要做出自己无力贯彻的决定;不要发布难以执行的命令!

假如你打算说话一诺千金,你就必须诚实。因为诚实是高尚的道德标准的一种体现,意味着人格的正直,胸怀的坦荡,而且真挚可信。想成为别人的榜样吗?那就诚实地对待别人吧!

假如你能抓住、理解并实践责任和荣誉的重要性,也有一些技巧供你参考: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知道跟不同的讲话对象要用不同的方式;知道在不同的场合讲话方式不一样;知道讲话的技巧,不求刻板;知道讲话留有余地,而不要一下子把话说死;知道讲话不是凭情结来的,而是凭理性的;知道把话说到什么程度最合适;知道说过的话,就要算数!

假如你想发展高水准的诚实品质,请记住这些忠告: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要以真挚为本;说话做事都要力求准确正确;你在任何文件上的签字都是你对那个文件的名誉的保证,相当于你在个人支票、信件、备忘录或者报告上的签字;对你认为是正确的事要给予支持,有勇气承担因自己的失误而造成的恶果。任何时候都不能降低自己的标准,不能出卖自己的原则,不能欺骗自己,永远把义务和荣誉放在首位。如果你不想冒放弃原则的风险,那你就必须把你的责任感和个人荣誉放到高于一切的位置上。

慎勿毁约,毁约近似于说谎。对下属说谎,无异于在下属面前翻脸不认账,自毁形象!下属对主管感到不满的,通常说谎者占绝大多数。因此,主管对于下属有一件事绝对要避免,那就是“毁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