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但你告诉孩子,别人能学会,你肯定也能学会,这样孩子就会有信心。
那年给女儿买了旱冰鞋,一开始我要扶她滑,她不让我扶,我说学会这个很难,要比转呼啦圈难。没想到我的女儿却说:“一开始难,慢慢学会就不难了。”这句话让我高兴了好几天,我觉得女儿能懂得这个道理很不简单,她懂得了这个道理,以后的教育就好办得多,而且她也会有一股钻研精神,也会有一股不怕困难的精神。
这里有一个问题要注意,那就是要尽力保证孩子每次学习都能成功,如果不成功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会失去信心,如果成功让孩子感到太艰难了,也会挫伤孩子顽强坚持的勇气。因此,不是什么事都要让孩子坚持学,也不是什么事都能学会,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条件来定,不适当的训练只能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也使孩子的身体受到伤害。可现实中往往会有父母急于求成,甚至是拔苗助长,比如孩子汉语都不怎么会说就又教英语,而现在的不少幼儿园就开设英语,而且以此来招徕学生。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拔苗助长,违反教育规律,其结果只能让孩子产生畏惧情绪,产生厌学情绪。孩子一旦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学情绪,反而会给以后的教育带来麻烦。比如父母强迫孩子去学,孩子当然只能去学,但孩子没有主动性,就会马马虎虎应付,或者是觉得学个差不多能交差就行了。如果一旦养成应付和交差的习惯,以后学习也不会认真,觉得学个差不多就行了,更不会追求学懂学透学好。因此我要说,学习技能,是建立在科学和合理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幼儿,教孩子学习,必须要在自愿和快乐的基础上,如果孩子觉得不快乐不愿意学,就不要强迫孩子去学,强迫的结果只能是更大地厌学。但如果孩子不喜欢学,父母是可以引导孩子的,引导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坚持钻研的乐趣,更要让孩子体会到取得成功的欢喜。
我的女儿从上幼儿园开始,我就告诉她,不论学什么,如果要学,就要学会学懂学好。学不会不行,学会了不懂也不行,学懂了学不好,也不算完成任务。一开始就用这个标准来要求孩子,孩子就知道怎么去学。但这有个前提,一是不能让孩子学习他力所不能及的,二是不能给孩子太多的学习压力,孩子学习任务太重,学习的量太大,孩子当然就没办法学好,为了完成任务,孩子也只能偷工减料应付,这样虽然学得很多,什么都学了,但什么都一般,甚至什么也没真正学会。
人们可能不相信,我的女儿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她的学习却一直轻松。对这一点,我的女儿现在回想起来都高兴得笑,当然也感到庆幸,然后开玩笑说我们没折磨她,然后总要感叹现在的孩子苦,现在的孩子可怜。然后我们总要谈论一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我俩总觉得许多情况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许多情况是苦了孩子,又没有效果。孩子苦学没有效果,父母又更加苦恼,又更加逼迫孩子,形成恶性循环,孩子苦,家长苦,社会也苦。
我最近又到中学和几位老师谈了谈,我们共同的感觉是,真正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感到学习很轻松,有不少还有点业余爱好,而且绝大多数学习好的学生,都是自己爱学,家长都很少管或者不管孩子的学习,这还真有点无心插柳柳成阴。其实,“不管”才是真正的管。这一点我在下面的章节还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