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前言 海中央(1)

连续的航海,海如同一本又一本打开的书。深夜,走上甲板,突如其来有一种想跳入海中的冲动。我不恐慌,但是好奇。刚开始以为只是我个人的幻觉,后来问了好些人,居然都有这样的时刻。想啊想,终于明白。我们的生命是来自海洋的,在每一个细胞里,都储存着对于海洋的眷恋和记忆。在某些特定场合,它魔咒一般复活,押解我们的身心如人质--回到远古。

黄昏黎明时分,在海中央看海,大海苍天,只有你一人夹在其中,天人合一之感,醍醐灌顶。船是一种特殊的载体,当它蹒跚大海之腹,远离陆地,自身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放眼四野,围绕眼帘的都是圆滑到无可挑剔的海平线,凡俗的世界早已悄然遁没。

所有曾经的烦恼,芜杂的人际关系,不堪回首的悲苦,还有层出不穷的愿望,都像被船桨切断的海草,漂浮而去。只有让人灵魂出窍的蔚蓝色,由于深达几千米的摞叠,化作了近乎黑色的铁幕,襁褓一样包裹着生灵孤寂的肉体和灵魂。

当什么都不存在的时候,有一种关于存在的思维,就会活跃。

夜幕下的海,纯净剔透的黑与蓝,天幕是银光烁烁的星。你只想爬上星辰,将尖锐的星芒直抵掌心,感受那种冰凉的刺痛。任何认为星辰是不可以爬上去的常识,都是谬说。你无比孤独,而且绝望地发现,它是不能战胜的。

人生真是太渺小了,和时间相比,和夜色相比,和海洋相比……哪怕是一朵浪花,也比人更长久。它永不疲倦地涌动着,没有死,也没有生。或者说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死亡之中,也无时无刻不在襁褓当中。你不能说一朵浪花死了,就像你不能说一朵浪花是在何处诞生。

必先确立了人生的虚无,然后才能确立人生的意义啊。

你想知道什么是彻头彻尾的虚无吗?你想死心塌地灰心丧气吗?你想就此归去,把人生来一个总结,有一个新的开始吗?你想从此不惧死亡,兴致勃勃地走到人生的终点吗?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我向你推荐一个地方,可以帮助你解决上述的问题,那就是--海洋深处。当然了,我这个深处,说的不是大海的底层,那不是我们寻常人等去得了的地方。深处,是海的胸膛之上,在渺无人烟的苍茫波涛之内,思索。

是的,波涛之内,而不是波涛之上。有人说:我常常到海边去散步,看到过海的各种表情。比如海上日出,比如海的朝霞晚霞,比如海上的暴风雨,比如海上各式各样的船……的确,这都是海,可都不是我说的海。这是海之表层,不是海之脏腑。

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帕斯卡尔,曾将人定义为:"无穷大和无穷小之间的一个中项。"不。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帕斯卡尔,这一次说错了。没有中项。人只是无穷小,海洋是无穷大,风暴是无穷大。

没有任何表情的海,自在博大,放任不羁。你从那里领受生命大道若简的意义。作为一个巨大的偶然,我们降生人间。我们所能具有的唯一能量,就是有目的地向着一个既定的方向前进。这个方向,在哪里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