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卧底传销虎穴(3)

当然,联合执法小组也有动真格的时候。只要是上头来了一个什么文件,属于那种非要严厉打击不可的专项行动的,联合执法小组就会动真格。但就算是专项行动,他们当然也不会把所有的窝点都一网打尽,只是抓一些有代表性的传销窝点来开刀做典型,为的是写总结材料好向上头汇报工作而已。他们知道,其实这传销窝点你无论如何也是打不完的,既然打不完,还不如作为一种资源好好利用起来——这就好比是你在鱼塘里养着的鱼,你是不可以全部捞上来一次性吃完的,你必须留一些在鱼塘里面养大了再吃或者留下来发展鱼苗繁殖后代。

郑大海前两次卧底的那两个传销窝点虽然也被联合执法小组捣毁了,但是捣毁后不久又重新搭台唱起了戏。因为在新闻记者面前,执法小组不捣毁他们是说不过去的,最起码也要在表面上“捣毁”一下,至于捣毁之后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那就属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范畴了。

郑大海现在想来,难怪当时捣毁传销窝点的时候他觉得有点奇怪。当时他跟着工商和公安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出现在窝点时,窝点的头目先是对他怒目相向,一副凶煞恶神要吃了他的样子,然后就是很惊讶地看着联合执法小组的头头,嘴里还嘟囔着 “这么凶干嘛?前段时间还在一起吃饭……”

郑大海前两次卧底的传销窝点一个是传销西服的,一个是传销按摩器的。因为其规模不算很大,所以他卧底的时间不长,就那么两三天的时间。这次他打算潜伏的时间长一些,少说也要十天八天。他要看看那些传销人员到底是怎么把普通石头吹成金银财宝的。

3

郑大海根据袁江山的吩咐,又仔细翻看了一遍热线电话记录,得知那个传销石头的窝点确实是在海天市幸福路23号一个废弃工厂的车间里面。报料人自称白艾红,是这个传销窝点的传销人员,她上当受骗之后幡然醒悟,想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捣毁那个窝点,并且解救里面的一大批传销人员。

热线记录上就写了这么多,其他的信息郑大海就不知道了。

郑大海去报社财务处领了3000块钱的经费,这笔经费是在万一引起他们怀疑的时候,当成加入的人头费用的,当然用不着最好不用。

郑大海把自己打扮成一副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的样子,还特意戴上了一副用透明胶布把烂镜片固定在镜框上的眼镜,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个虽然贫困潦倒但是想钱想到发疯的热血青年。接下来,他背着一个装有旧衣服的破旅行包,穿着一件旧夹棉风衣,就出发了。这是一件被他改装过的风衣,他在风衣的内层挖了一个小小的洞,把微型录音笔塞到里面,因为郑大海担心他们会检查他的包、搜他的身。他本来还想带一个相机去的,但是后来一想这样可能会引起怀疑,就决定不带了。

郑大海是坐公共汽车去的。坐在车上他就不断地想,幸福路23号这个废弃工厂前两年他倒是去过,那个地方是郊区,地方偏僻不说,里面一片狼藉,那些做传销的人怎么会想到去那种地方呢?

想着想着,公共汽车就到站了。郑大海走下车,又走了300多米的路就到了那个倒闭工厂的门口了。

虽然有过两次卧底传销的经历,但是郑大海的心还是怦怦跳,除了有点紧张害怕之外,他还觉得有点兴奋和好奇。他对自己说:“这一千多人聚集在一个窝点是怎样的一种壮观场面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