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项修炼 好父母必须清除的精神垃圾(7)

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歇斯底里,要用冷静的头脑对孩子进行管教,允许孩子在成长路上出错,对于他们的错误要循循善诱,逐步阐明错误带来的危害,让孩子感觉到你的教导是客观公正的,并且,他也愿意真心接受。请善待孩子吧,给他们的成长创造一个春风沐雨的环境。

因为我是老子

中国旧的家庭教育,强调的是孩子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弟子规》中有言:“父母呼,请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时至今日,这种观念还在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很多父母要求子女对自己绝对服从,稍一不服从,孩子就会遭受一顿训斥、指责甚至是拳脚和棍棒。

小雯刚上初中,妈妈给她定了一个规矩,不准和男生交往。妈妈是怕女儿早恋。小雯是学习委员,就算她故意躲开男生,可因为班里的一些事情,她还是要和男生说话的。赵逸飞是班长,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老师让小雯和赵逸飞调查一下班里的学生情况,看看大家喜欢什么样的复习方式。就这样,小雯不可避免的和赵逸飞的联系比较多了。白天商量不完的事,晚上赵逸飞还打来了电话。这下妈妈不干了,无论小雯怎么解释妈妈都不听,她认定女儿早恋了,一顿严厉地训斥后,妈妈让小雯明天就去给老师辞掉学习委员的职务。小雯委屈得一通大哭。

第二天,妈妈亲自找到学校,以影响了学习为由,让老师免了小雯的职,老师也给妈妈讲了很多道理,但妈妈还是固执己见,没办法,老师只好同意了。

这次事件让小雯一直闷闷不乐,班里的男生也都知道小雯有个霸道的妈妈,谁也不敢和她说话了。不久班里的一个女生过生日,邀请小雯去参加,小雯和妈妈一说,妈妈就说:“不行,不许去!”结果那天就小雯没去。渐渐的,不只男生,连女生也不喜欢和她做朋友了。周末小雯唯一的朋友媛媛来找她上街,说买辅导资料去,妈妈也毫不给情面地对媛媛说:“你走吧,我们家小雯有我陪着去买资料。”媛媛尴尬地走了。小雯趴在床上嚎啕大哭:“我都这么大了,为什么不能做一点主?你都把我的朋友得罪遍了,我为什么都听你的?”“妈妈是过来人,这样是为你好。”

小雯的妈妈真是为小雯好吗?不让女儿和男生接触,怕早恋;不让当学习委员,怕影响学习;不让参加同学聚会,怕跟着别人学坏了;不让独自出去,怕路上发生危险 总之,妈妈的每一句话好像都有道理,可是从小雯这方面来说,她没有朋友,生活毫无乐趣,好像就是为妈妈一个人而活着。长久的压抑和痛苦让小雯得了神经衰弱,她头疼、失眠,精神几近崩溃,最后不得不休了学。

小雯的悲剧告诉我们,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不要用绝对服从来谋杀孩子的人生。如果他言听计从,在你眼中,他也许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但实际上他也是一个凡事都要你做决定、没有主见、唯唯诺诺的孩子;如果他表面上答应你,背后依然我行我素,将来他可能会成为一个阳奉阴违的虚伪者;如果他与你顶嘴,只要是你说的话,他就想方设法找出反例来与你对峙,他心里想:虽然我什么都不能决定,但至少我可以决定不听从你。这三种情况,哪一个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对于小雯的妈妈来说,女儿和男生交往并不一定就会发生早恋,青春期孩子对异性有好感也是正常的。成人应该以干净的目光看待孩子的交往,以健康的理念理解孩子。不少孩子在品行方面出现偏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断地遭遇成人“垃圾思维”的侵害。这些垃圾思维污染了孩子原本纯净的天空,不光是在早恋方面,其他方面的垃圾思维也让孩子发生了变异。小雯需要朋友,一些事上需要自己做主,她的思想和人身都应该是自由的,可是这些都被妈妈剥夺了。妈妈口口声声是为小雯好,实际上她给予孩子的是一个笼中的世界,一个缺少友谊、阳光和快乐的世界。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