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贤们将人体的心、肝、脾、肺、肾借物象喻,与大自然中的金(肺)、木(肝)、水(肾)、火(心)、土(脾)相联系,用以研究人体的小周天与宇宙的大周天相对应的变化关系。宇宙是由地(土)、火(火)、水(水)、风(木)、空(金)这五大基本元素构成的,在某一特定的时空中,随宇宙天体的变化而变化,五元素的强弱也在动态之中维系相对的平衡。例如太阳的黑子活动周期(约11.2年)往往影响太阳系内的磁力线变化,从而使太阳系内的行星磁场发生改变。地球也不例外,地球同时也会发生引力场的变化,从而引发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变化;月亮的盈亏变化周期往往影响人体的肾(泌尿系统)部、妇女经期及情绪的变化。银河系内的“慧木相撞”是在1994年,虽然它的碰撞只是在木星上流下了明显的痕迹。但它们碰撞所产生的能量如波、射线、磁力线等等都在向外散射,我们地球上生活的人们已领略到了它的光临了:那时的肝脏病人和眼疾病人陡然增多,笔者当时也出现了眼疾。九大行星中对我们地球而言,影响最大的是木星,其次是土星。而这两大行星每二十年都要接近我们地球,此时地球就会出现一些现象。
回过头来再说我们《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学说。先贤们发现,我国黄河流域一带一年有四季之分,故把春天的生长、发育季节中的树木比做肝,强调人体肝的生发作用;夏天的炎热似火比做人体的心,强调心的供热作用;长夏(暑热至极的季节)的灼热、干裂的土比做脾,强调土的运化吸收;秋天的凉爽清澈、风啸的金比做肺,强调肺的宣泄作用;冬天的寒冷、万物冬眠的水比做肾,强调肾的含润万物作用。古代先人又将五个方位和五行联系在一起。
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发展。因此,事物间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辅相成,运行不息。如木克土,但土生金以制木,木有金制,就不会对土克之太过。反之,土有木制,也不会对金生之太过。所谓“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就如同阴阳鱼一样,他们是相抱而生,每方的存在都以对方为前提,没有阳也无所谓阴。
五行的生克关系当然也会出现异常改变,出现相乘和相侮两种生克异常的表现。所谓相乘是乘虚侵袭之意,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的约制程度,失却正常协调的一种表现。如木气偏亢,而金又无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克制,亢盛的木便乘虚入土,使土更虚。
相侮是恃强凌弱之意,相克的反侮即被克方强于克方,而反过来产生对克方的抑制。如金克木属正常,若金气不足,或木气偏亢,木就会反过来侮金,使金更虚。
从上面的五行生克乘侮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年四季的变化和每年季节的异常(某一季节或四季)都会直接地影响人体的健康和情绪,当然五行不仅仅对应着人体的五脏还对应着人体的各个部位及情志。我们也同时应该看到,先人们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的五颗定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有另一层的深意。因此我们更应该开启智慧的大门分析和意识到五行五方五脏五声等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也就是说它们在我们已知和未知的领域内都有对照和相似,五大行星也同样对应在人体内,同时我们应该知道此时五方所指的不单是平面方向了,而是立体的五方。但在这五方之外是否还有“五方”呢?回答是肯定的,只是我们的科技手段未能捕捉到。
自然界人体
木星角平旦酸青生风东春木阴肝胆目筋怒呼变动
火星征日中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握
土星宫日西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忧
金星商日入辛白收燥西秋金阳肺大肠鼻皮毛悲哭喘
水星羽夜半咸黑藏寒北
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咳
星球五音时间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