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经营一个项目,而要经营于公司。在房地产市场上竞逐的企业,由于自身整体实力、目标定位的不同,往往也决定了他们在战略和战术上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万科自然也不例外。
1.谁都逃不掉的生死链
按目前国内外通行的做法,房地产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若干方面: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股票、基金、信托、债券、海外资金、民间资本等。
而从通常理论上讲,房地产的产业链分三个阶段:前期置地阶段、开发楼盘阶段、楼盘形成销售阶段。在前期置地阶段和开发楼盘阶段,房地产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而能否有足够的投入能力,也就决定了其后的链接能否继续。
在这三个阶段,国内企业所消耗的开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费用、建设费用、宣传费用和经营费用等。而房地产企业的收入利润来源于房屋的销售收入和出租租金。显然,若是前期的开发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援,那么后面的进程势必无法展开,进而直接导致一个房地产企业的死掉。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已经进入了资本时代,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划分的话,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划分为三个类,也有的说是三个阶段:
最早的阶段是项目公司。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目前中国房地产企业约有6万,其中可能有九成左右仍属于项目公司。这些项目公司的特征非常明显,“怎么去拿地,怎么去跑规划,怎么去融这个项目的资金,怎么去设计、营销、策划”,是企业者们常考虑的事情。
第二个阶段是公司型公司。业内人士指出,这类公司典型的特点就是,“老板不去想项目,他脑子里想的是公司的战略方向是哪里?战略区域在哪里?战略目标怎么样?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企业?我的品牌在哪里?我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公司的财务怎么样?他确定了所有这些东西才去考虑项目。”
第三个阶段的公司就是资本型公司。按业内人士的话说:“资本型公司老板所想的东西是资本,资本的目标是什么?”
目前,对于中国的房地产业来说,无论是外部环境的变化,还是地产业发展的新特点,都深刻地反映出资本时代的来临。
根据业内资料记载,以前地产商的主要融资渠道就是银行贷款,特别是一些实力弱小的企业,通过各种变通的办法,使得实际银行贷款占总投资额的90%以上。这种单一的融资渠道非常危险。在2007年后的中国地产界尤其如此。
许多业内人士也认为,中国有不少房地产企业之所以会步入今天的困境,“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模式标准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以至于在开发流程和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采取事前控制、预测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措施。”一些评论认为,万科的今天,显然得益于王石和万科管理层采取了如上措施和努力。
笔者在此综合了我国房地产业的一些资料,可大致勾勒出房地产商应当保持的资金链模式:
一是融资渠道畅通。
二是现金流充足。
三是借力品牌和良好信誉。
四是减少负债,避免盲目扩张。
五是缩短周期,降价打折,推进促销,加速资金回笼。
六是控制成本,节约开支。
七是减少房屋和土地的空置,不再捂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