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是王石选择深圳最原始的目的,这一点连王石自己都没有回避。特别是一想起自己在外经委时,外商那种和国人完全不同的生活品质,王石更是被深深地触动着。不过,随着生意业务的不断拓展,王石越来越体会到,创造财富的过程其实更令他感到愉悦和爽快。于是,越来越钟爱这一过程的王石,天性中的躁动又让他开始了一段新的历程。
1.天上掉下个“王经理”
深圳特发公司的业务几乎无所不包,和王石同一天在此上岗的张西甫的电子业务开展得也有声有色。王石好动的心思也被吸引了过来。
到深圳一年后的1984年5月,王石开始参与“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的筹建,展销进口办公设备、视频器材。
说起那时的情景,王石在自己的回忆记录中讲述了这么一件事情:
任中心经理的是“文革”前的姓陈大学生。她外贸业务能力强,性格倔强。一次,在展厅的装修风格上她同王石争执起来。两人互不相让,争着争着,她从经理椅站起来,将一串钥匙往桌子上一放,“经理我不当了!”推门走了。
尽管王石后来表示是因为对工作的看法不太一致发生争执,不过笔者认为,这也反映出了王石性格中那份不轻易服输的特点。
于是,机会又一次留给了有心的王石。他被要求顶替姓陈的经理位置。然而,让王石想不到的是,他的省外经委编制此时成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障碍,要么回到省里上班,要么与外经委解除行政关系。
王石选择了后者。
“我无意走回头路。行政关系离开外经委前,外经委同特发合作的饲料业务要有个了断。”王石回忆说。
不久,随着一张85万元(100万,扣去15%所得税)的支票汇给广东省外经委指定的账号,王石“一仆二主”的尴尬角色终结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此时的王石正式成为深圳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理。
1984年9月21日,对于王石的创业人生来说是个不平常的日子,他任经理的“展销中心”正式开张了。当天,王石人生中的重要朋友都到场祝贺,其中就有香港仁达公司的刘元生。更让他兴奋的是,时任深圳市的常务副市长周鼎也亲临开业现场。而据王石自己讲,在中心筹建期间,刘元生的公司就已经是他的供货方了。
中心开张时,有员工70几个人,而到了年底就增加到了120人。这其中既有王石的老部下如第一位员工邓奕权,更多的则是新鲜血液。虽然平均文化成程不高,但成员构成则是五花八门,几乎各行各业的都有。这也为王石后来的团队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此为后话。
至于王石领导下的中心经营方法,王石的回忆是这样的:
“展销中心的经营手法同做玉米的空手道没有大的区别:先收内地需货企业货款的25%作为定金,然后向港商订货,按同样比例付款给港商,待货到深圳后,买方付清余款提货,收到款再付给供货商。关键是收取买家人民币,而付给香港的则通常是美金或者港币。展销中心的业务之一就是把人民币兑换为外汇,其开展业务量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换取外币的能力,开张的头两个月,平均每个月换取港币500万元。”
显然,了解中国外经贸背景的人都明白外汇在改革开放初期进出口贸易中的重要作用。而当时的进出口贸易中企业间调剂外汇也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