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唐太宗觉得自己有件亏心事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不是太子,但他把太子杀了,把老爸李渊逼成太上皇,自己当了皇帝,李世民晚年心里一直觉得不大安稳,他晚年经常和玄奘讨论因果报应,李世民不信佛,只不过心里觉得有鬼,他信鬼,他觉得不安稳,找一个高僧请教是否有因果报应。玄奘和唐太宗非常投缘,唐太宗也的确希望玄奘能够还俗担任官职,但玄奘拒绝了,他明白地表示自己要独立弘扬佛法不当官。在这一点上,就把玄奘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区分开来,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学得知识后要卖给帝王,用知识换得一官半职,去换俸禄,这是很崇高的,非常正当,还有一种说法叫我早晨还在种地晚上就是朝廷的官员,因为我考取科举了我中了进士。科举考试在唐朝的时候非常盛行,新科进士鱼贯而入,有一个人在城门上暗喜,这个人就是李世民。李世民看他们考中进士披红戴绿走进门洞的时候,说 天下英雄尽入彀中矣 ,意思是你们都上了我的当都掉到我的坑里了。你既然卖给我,还有什么独立的人格?哪里还站得住?你的知识是要帝王来认可的,知识没有独立的价值,知识是敲门砖,当官之后就不读书了,大家看看《儒林外史》就明白了。玄奘非常重视知识的独立性,看重知识的本身价值,他不认为知识是某种可以交换的手段和工具,知识不是错误,知识可以发挥现实效应,但不能用来简单地买卖。不仅如此,玄奘是一代高僧,他在唐朝的僧人中地位很高,但他不仅没有还俗当官,连佛教界的官都没有当过,玄奘只担任过大慈恩寺的方丈主持,大慈恩寺是一座刚刚修好的庙,根本不是像洛阳白马寺、开封大相国寺、嵩山少林寺是几百年的名场,只不过在一个新修的庙里当了第一任方丈。这让《西游记》的作者特别想不通,作者是个汉族的文人,他想不通,皇帝请他还俗他不当官,佛教界的官也不当。在《西游记》中玄奘是有个官的,作者给他安了一个官,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大唐佛教协会第一副主席、全国佛教协会负责人。玄奘坚持自己的看法,有时不理会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玄奘的不听从不见得玄奘是对的,比如唐朝皇帝建议玄奘把带回来的经书先翻译中国没有译本的佛经,可玄奘就是不干,玄奘坚持按照自己的计划翻译,玄奘经常觉得以前的译本不好又重译,玄奘翻译的1335卷是反复的,导致好多中国本土没有翻译的佛经,玄奘把梵经背回来但没有翻译,皇帝的意见是对的但玄奘不听。玄奘是非常倔强的,这反映了玄奘高尚的品格,是他身上特别的闪光点,在中国文人中是少见的。
第五,玄奘是个僧人,但绝对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只顾自己修行的僧人,他有超强的组织能力、教育能力,是很有实际能力的人。
玄奘是人类历史上顶尖的翻译大家,他的翻译开创了中国翻译史的新时代,玄奘的翻译不是凭借一己之力,他非常出色地组织了一个翻译团队,完善一个翻译机构,集体翻译,不仅形成相当完备的制度和机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玄奘还总结出一整套的翻译理论,今天我们还在用,比如非常著名的 五不翻 ,要把外语翻译成中文有五种不能翻,第一是 秘密不翻 ,比如六字箴言,是 啊,莲花里的珍宝啊 的意思,把佛法称赞为珍宝,且是在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里,希望我们生活在世俗的世界里,争取用莲花供奉佛法;第二是 始无固不翻 ,中国没有的东西不翻,比如可口可乐;第三是 生善敬不翻 ,听到就产生由衷的敬意和善心的不翻,比如《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般若波罗密 的意思是渡过人生这条苦河凭借智慧渡到对岸。
玄奘是有一套理论的,而这套理论依然具有相当的智慧。玄奘和我们所生活时代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这当然不是一场短短的演讲可以解决的,更不是像上面这样简单明了概括几点就可以交待的。我今天讲的只是个人粗浅的想法, 玄奘精神 、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