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内在的纪律(2)

花园里这看似简单的一幕,对奈特将来成长为一个自律的人其实是很重要的一步。这样的人具备控制自我和管理自我的能力,能够坚持完成任务。奈特发现他想做某些事(填满花盆),他表达出了他想做这项工作的想法,而不是做另外一件事(搭积木);他自己接管了这项任务,并且完成了它。尽管他还无法更有技巧地用语言声明,但你几乎可以听到他说,“我很高兴妈妈支持我,让我能完成这项重要的工作”。

内心深处的纪律之声

优秀的孩子具有自律的内在动力。他们计划,他们坚持,并最终达成目标。爸爸妈妈又该如何来指导孩子们发展内心的自律感呢?如何培养孩子自觉认识到家庭作业的重要性,而不是为了考试得A就能被奖励一个iPoD,或者是害怕失去一些特权而去完成作业呢?

在分析如何引导孩子发展这种特性之前,我们先看看自律的成年人是怎么样的。琼斯太太是个自律的人,她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是在单位为同事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还是在家里进行春季大扫除,她都会制订出全套的工作计划来逐步实施。她不仅仅是按照计划执行,而且还有一个有效手段――内心自律性:她内心始终有个声音要求她实施计划。这个声音对她说:“好,现在你已经做了A和B,那么C和D呢?来吧,午饭前你还能干点儿,然后你就能放松地歇会儿了。”

琼斯太太内心的声音指导她、安慰她、体贴她、鼓励她。很像母亲或父亲站在她身旁,给她指导和赞美,不断支持她,提醒她努力工作的好处。她内在的“伙伴”不仅帮助她坚持执行计划,还帮助她避免和防止分心。

例如,在工作中,一个同事说“我们喝点咖啡休息一下?我想和你谈谈昨天我孩子的事情”,而这时琼斯太太正在实施她的计划,所以她说:“我想听,但是能等一会儿吗?要不我们中午一起吃午饭怎么样?”这样,她就能完成自己想完成的工作。她不会轻易分心,即使是和最好的朋友聊天也不会。在家里,当她辅导孩子做家庭作业或吃完晚饭后做家务时,她也不会轻易受到打扰,不管是好朋友的电话,或者是她想把脚抬起来歇歇,或者是其他诱惑都干扰不了她。她要把事情做到自己满意为止,只有做好后,她才会和朋友聊天或者躺在沙发上看半个小时的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