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战局(4)

然而,法国军队在其指挥官所选定的战略节点周围,仓促间集结起来的“刺猬”,却也阻止了德军的大规模进攻达数小时之久,摧毁了进入攻击范围的德军先头装甲部队,迫使德军指挥官暂停进攻,思索对策。“法军的抵抗正在加强,”一位德军指挥官在报告中写道,“法军正在用一种新的作战方法与我们作战。”

但是,这些“刺猬”很快就被德军迂回过去了。至6月11日,霍斯的第15装甲军已控制了塞纳河从弗农至勒阿弗尔的地区。博克的两个装甲军,第39军和第41军也已通过了“夫人之路”(法国东北部的一条公路),开始向兰斯和埃纳河推进。而第9集团军则直扑巴黎。次日,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抵达圣瓦莱里,占领了法国第10集团军――包括英国第51山地师的残余部队在内――的西翼。两天后,即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由于法国政府在仓促逃往波尔多(法国西南部港口城市)时已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因此巴黎没有遭到破坏。

必须指出的是,在整个战争中,法国最高统帅部的行动迟缓和举棋不定客观上为德军的高速推进提供了帮助。在甘末林时期,这是导致灾难突然而至的主要因素;在魏刚时期,这方面也未能取得什么改进。即使是“刺猬”编队也被一位法国将军描述成:“只不过是在被完全打垮之前使那些弱小但勇敢的部队为荣誉而战的一种手段”。6月7日晚,当法国总理雷诺被问及希望是否正在消失时回答,“不,不可能!但我知道我们战败了!”

然而,部分法军作战师还是进行了顽强的防御,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得拉特尔将军率领第14步兵师与德军第41装甲军进行了对抗(在一次行动中俘虏德军800人)。在稍西一点的雷泰尔地区,法军第2师曾在一天内连续击退德军的进攻。最终,德军没有再对这些阵地发起进攻,而是从这些阵地中间找到了空隙,从这些空隙中突破之后转而向兰斯开进。即使是法国军队的较低层,似乎也不能理解以无法实施的静态防御来对付强大而高速机动的装甲部队。战争中也曾上演过一次装甲战。在一次法国B型重型坦克编队参加的反击中,古德里安看到反坦克炮弹从“法军坦克厚厚的甲板上”弹落时,十分忧虑,B型坦克是当时世界上最结实的坦克。法国装甲部队向北驶入了一个名叫波塞斯的小村庄,去营救被包围在那里的一个步兵团――不料他们自己也陷入了包围圈,油料用尽了!

然而,在其他地方,法军全部被压制或被切断,司令部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随着德军装甲部队向法国腹地纵深的切入,紧随其后的德军步兵纵队占领了更多的村庄和城镇。法国人民的士气一落千丈,法国军队逐步走向瓦解。

法国溃败

早在6月9日,魏刚就声明,“我们的军队正在为最后一次可能的防御行动而战。如果这次努力失败,军队注定会快速毁灭。”两天后,他将统帅部由巴黎移到了卢瓦尔河畔的布里亚尔。在那里,英法召开了最后一次联合会议。丘吉尔在艾登、伊斯梅和斯皮尔斯将军的陪同下出席了会议;法方陪同魏刚出席会议的是贝当元帅,陆军准将戴高乐也参加了会议――有人怀疑他是在受到某种保护的情况下与会的。会议在魏刚的声明中开始,“最后一道防线已经被德军突破,所有的预备队都已用完。我们正处在刀口上,不知道何去何从。”当激烈的讨论和争论最终平息下来后,会议在魏刚的警告中结束:“一旦我们的部署被打乱,而这一点不会太久,我们将没有希望重新组织部署,因为我们缺少后备队。既然这样,我也无法阻止德军对整个法国的入侵行动。”

“这三个小时的讨论什么结果也没有,”戴高乐后来写道,“我觉得这样的谈论简直太空洞了,因为它并不是围绕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即撤退到海外组织抵抗,而展开的。”的确,这是魏刚极为反感的一种方案。在巴黎沦陷的当天晚上,雷诺总理建议魏刚效仿荷兰军队参谋长的做法,向已占领法国主要城市的德军投降,而法国政府携带全部海军力量、能够飞行的空军编队以及所有能够逃离的法国士兵前往北非。从那里,法国将与英国――以及美国和其他热爱自由的并将在他们认为合适的时机参战的国家一起,继续战斗。“我坚决拒绝接受这样的建议!”魏刚后来声称。“我绝不会同意使我们的军旗蒙受这样的耻辱!这是最大的犯罪,是对我国军事荣誉的亵渎,将对我国军事荣誉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我一想到这样一个可耻的提议就感到厌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