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当他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说:“师傅,您的草鞋带子松了。”他回答了一声:“谢谢你呀。”然后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
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复又弄松。显然他的目的是,以草鞋的带子都已松垮来表现这个百姓长途旅行的疲惫。演戏细腻到这样,这位大师确有其过人之处。话说回来,正巧那天有位记者到后台采访,看见了这一幕。等演完戏后,记者问勘弥:”你为什么不当时指教学生,说他不懂演戏的真谛呢?”
勘弥回答说:“别人的亲切关爱与好意必须坦然接受,要教导学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在今天的场合,最重要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提醒,并给予回报。”
一个人不能总想着自己,应该体恤别人,很多时候对他人善意的、人性化的关怀,就等于给了自己一次奖赏,让自己的心灵充满施爱后的喜悦,做个心存感激的人,才能获得心灵的平静。
人生难得是糊涂
有一首流行歌曲《雾里看花》,歌词大意是: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实际上,生活中还是糊涂一点好。正如古人所说的:“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大约总是要模糊一些的,不能对任何事都过于较真,要留出一线,该放别人一马时就放别人一马。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过分计较别人的过错,不给别人留半点人情,就会堵住自己日后的退路。
唐人《因话录》里记载: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暖与妻子升平公主有次吵架,气头上,脱口而出:“你依仗父亲是皇帝,就觉得很了不起,是吧?告诉你,我父亲还不愿意做皇帝呢!”公主听后,连忙回去告诉了父皇。唐代宗听了公主的哭诉后,说:“你有所不知,你公爹确实是不愿意做皇帝。要不,唐代天下早就姓郭了!”郭子仪听说此事后,气得浑身发抖,急忙命人将郭暖五花大绑,带着他去向皇帝请罪。代宗并没在意,反而安慰他道:“俗话说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小夫妻俩在闺房里说的话,当不得真,你作为国家重臣怎么能去追究呢!”连皇帝都知道“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这一俗语,可见这种观点影响甚大。
据说从前有人向先生请教,先生拿根针问他:“这是什么?”答道:“针。”先生说:“这世道认不得针(真),要认棒槌。”这种“将针认成棒槌”的想法与“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可谓相映成趣。
当然,一个人持身皎洁,如果指的是一个人的品行修养,不仅无可厚非,实际上也的确应该如此,但如果用在待人处世上,就会有问题了。“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红楼梦》中的这曲《世难容》,就点到了问题的核心。持身皎洁,是由于是非太分明的缘故。待己如此,与人也一样,结果搞得众怨沸腾。
因此,处世的智慧就是:得糊涂时且糊涂,“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容得。”自处超然,待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同时,还要做到:“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即做到“清浊并包,善恶兼容”。正所谓:大智若愚。真诚、朴实、随遇而安是大智慧;钻营、取巧、哗众取宠是小聪明。小聪明者一生投机、忙碌,终被聪明所误;大智若愚者平凡、淡泊,但却一生平安。茫茫人海,错综复杂,很多非原则的事情不必过分纠缠计较,凡事都认真,只能给自己多设一条路障,多加一道樊篱。
三国时期,有两场睿智精彩的装糊涂表演:一是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佯装糊涂得以脱身;二是曹、马争权时,司马懿佯病巧装糊涂反杀曹爽。因此,后人总结道:“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苏东坡聪明过人,却仕途坎坷,于是他赋诗慨叹:“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
到了清代郑板桥更归纳出“难得糊涂”这句至理名言,称得上是集糊涂学之大成,他进一步概括道:“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做人过于聪明,无非想占点小便宜;遇事装糊涂,只不过吃点小亏。但“吃亏是福不是祸”,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歪打正着,“吃小亏占大便宜”。成就大功业的人,不会去考虑琐碎的小节;干大事的人,不过多计较小事。想得到美玉的人,决不计较白玉上的微瑕;欲得到好木头的人,决不会去在意木头尾部虫蛀的小点。
当然,并不是在什么事上都糊涂,只能是在小事、小节上糊涂,在大事上,在涉及原则问题时,千万不能糊涂,在大是大非面前绝对要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同时,还应记住的是只能对别人糊涂,宽以待人,不过分咬住别人的缺点不放,而对自己是千万不能糊涂的,要严于律己。
其实,生活中许多烦恼往往并不是由什么大事引起的,多来自微不足道的小事、琐事,或者说恰恰来自对身边一些琐事的过分在意、计较和“较真”。因此,不为小事发狂是人生快乐的定理之一。那些凡事都与人计较的人,自以为很聪明,其实是以小聪明干大蠢事,占小便宜增大烦恼。这些人只想处处占便宜,不肯吃一点亏,到后来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而不在意乃是不争之争,无为之为,大智若愚,其乐无穷!
美国作家哈瑞·爱默生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朗峰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科学家告诉人们,这棵大树曾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它发芽的时候,哥伦布刚在美洲登陆。它长了一半的时候,第一批移民刚来美国。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经被闪电击中14次,经受过无数次狂风暴雨的袭击,但它从未被击倒,一直傲然屹立。最后,一些不起眼的甲虫的侵害却使它永远倒下了。那些小小的甲虫从根部咬起,渐渐伤了这棵大树的元气。虽然甲虫很小,力量有限,却是经常地、持续不断地攻击。这样一棵森林中的巨木,虽然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雷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没能伤着它,却在用两个手指就能捏死的小甲虫的长期蚕食下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