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
【译文】
车轮的三十根辐条集中在车轴的周围,中间只有留下穿轴的空间,车轮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揉抟粘土作陶器,当器皿中有空虚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建造房屋,当房屋中有空虚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道家思维】
在常人看来 虚无 是没有用的,专心研究 虚无 的道家也是没有用的学问,难道 虚无 真的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没有用吗?本章中老子通过一个个浅显具体的实例论证了 虚无 的妙用。
虚无 并非无用,只是人们不知 虚无 的用法罢了。
看似虚无的 道 并非无用,只是人们不知 道法 的奥妙罢了
【思维案例】
虚无的价值
老子的智慧高远深广,名动四方,因此经常有人从远方赶来向他求教,但是在乡里,熟悉老子的乡邻却并不觉得老子有什么特殊之处,在他们的眼里,老子只不过是儿时的一个玩伴,现在的一个看管书库的小吏,一个和蔼平易的老者。有一天,老子的一位邻居见到老子正在散步,不禁好奇地问他: 老先生,我常常看到有许多有名望的人到你家来拜访,他们来做什么?
老子和蔼地看着这位年轻人说: 他们是来求道的。
年轻人疑惑不解地问: 道是什么? 老子笑着说: 道就是虚无。
年轻人听罢不禁大笑: 虚无有什么好请教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虚虚的东西,与其这样还不如学点务农经商的本领更实用一些。
老子听后并不反驳,只是指着街道旁边的房子对年轻人说: 年轻人你告诉我,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
年轻人奇怪地望着老子说: 房子当然是用来住人的,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情。 老子又问道: 那你告诉我,如果房子中间实的而不是空的,它能住人吗?
年轻人说: 那当然不能住人。
老子笑道: 这样看来, 空 并不是一无是处,它还是有用的。 年轻人听后若有所悟,忙恭敬地向老子施礼: 老先生请恕我愚钝,刚才您所讲的道理我有些明白,但是不完全懂,请您再详细地解释一下好吗?
老子接着说: 在常人看来 虚无 似乎是什么也没有,空空荡荡,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一点用处。但是你知道吗?没有 虚 就没有 实 ,没有 无 就没有 有 。就拿这房子来说,如果房子没有 空 ,它就一点用处也没有,就不能住人。常人只看见 实有 的用处而不知 虚无 的用处更大, 虚无 其实是 实有 的根本,要想真正把握 实有 就得先认清 虚无 是什么,所谓求道,其实就是指学习认识 虚无 的过程。
年轻人听后茅塞顿开,感叹道: 听您的一席话,让我有如梦初醒的感觉,直到今天我才明白 虚 原来比 实 更有用。
【原文】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译文】
由此可知, 有 之所以能够给人提供便利,
靠的是 无 所提供的功用。
【道家思维】
道家思维注重研究 虚无 的功用,并努力使之融入到实践方法之中, 虚无 的思想曾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教育、艺术、建筑、武术、文学、医学等诸多的领域被广泛应用,取得了无数显著的成果。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迈入信息社会, 虚无 比 实有 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取代了土地、能源、金钱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互联网所构筑的虚拟世界迅速瓦解了现实世界的种种功能。可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 虚无 思想的重要性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思维工具。
了解 有 只能明了事物的表面效果用途,认识 无 才能洞察事物深层次的功能结构,真正使 有 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