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关羽,我们中国人都很熟悉。从“温酒斩华雄”开始,关羽一直在老百姓心里保持着高人气。不过,了解历史的朋友也都知道,在各种经过修编的正史中,对关羽的介绍少得可怜,《三国志?关羽传》不过给了关羽的一生寥寥千余字,少得人们宁愿发挥无穷的想象力,树立这么一个“武圣”的形象。
话说回来,“武圣”是个“圣人”,“圣人”也是人,也是要吃饭睡觉的普通人,每个人都有合理想象自己心中“圣人”的故事的权力。所以,《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合理的艺术渲染,更让无数的普通人信服。人们愿意相信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夜读春秋……好的小说就是要顺着人们的内心说故事,说到人们的心坎儿里去,即使“本故事纯属虚构”,人们也愿意读、愿意信。
这本书的名字叫《我刀刻我心——关羽往事》,作者周群淞我 也完全不认识,我们只是通过朋友的朋友的介绍才有了一点点的联系——原因是前不久我的一位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工作的朋友约我为本书写序。
其实,我们都知道,为关羽写传记,实在是太难了。正因如此,我们才看得出作者的胆略与能力。
书很好看,基本是在用小说的手法来叙述历史,用合理的想象,把一个游荡在古今之间的英雄写得有血有肉有感情,栩栩如生。
如《故乡,桃夭》一节写关羽的出场:
我就是关羽。早在很久前我就想过,有一天能将我这一生做个回顾。可惜从扫荡黄巾一直到那年冬天,我都在忙着刀兵之事。为了大哥,为了天下百姓。到了后来,我自己也发现打仗比写文章更能刺激我,直到那年冬天。
看,写得多么精彩!尤其是那句“直到那年冬天”,马上就会让人忍不住要一下子把书读完了。
当然,话说到这里的时候,如果您觉得这完全是穿越小说而不是历史的话,那,您就大错而特错了。
本书的作者试图从关羽的角度来描写东汉末四十年的风风雨雨,虽然保留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场景,但篇章之中,也随处可见正史的痕迹,如只善清谈的孔伷、忠义善战的高顺等小说中的边缘人物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看得出来,作者采用的史料来源于《三国志》、《后汉书》等——这类著作记载的内容是真实可信的。应该说,这是一部杂糅了历史和民间传说的小说。
对于在各种“演义”中被严重贬低的魏、吴两方,本书的观点客观了许多。作者虽然是以一个蜀将的身份写文章,但对于对手,却自有一番相对公道的评价:
曹操是个诗人,诗人都是善感的。听说他经常灵感伴随激情迸发,创作出一些很有思想深度和人文情怀的诗文。他写过一句“尸骨暴于野,千里无鸡鸣”,带着对百姓的同情,生动地道出了这乱世里苦难的场景。说实话,截至反董联盟瓦解,我对他的印象一直还算不错。但是这位悲天悯人的“准英雄”竟然为了私仇乱加迁怒,用行动描绘了徐州版的“尸骨暴于野,千里无鸡鸣”。英雄成了双手沾满鲜血的魔鬼。
作者着力刻画了关羽、曹操间的情谊,从讨伐董卓的初会,到徐州、下邳的合作,再到随入许昌的近距离接触,告别寻兄的祝福,最后到华容道上的旧情,曹、关身处两方却英雄相惜的情感洋溢于字里行间。
如《恩与义》一节关羽终于决定在华容道放曹操一条生路时:
东南风还没息,风声夹杂着曹操残兵的哭喊,显得异常凄凉。在许昌时曹操对我的情义不停在眼前浮现,“有恩必报,情义为先”的八字原则像座大山压在我肩上,压得我几乎直不起腰。多少年后,有人说曹操是抓住了我的弱点,打什么“感情牌”,我却始终不相信。我知道,我和曹操,虽然注定是两条路上的人,但纠结中始终夹杂着几分纯真。因为信,所以真。我不再犹豫,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吐出了两个字:“放行。”
书很好看,还体现在作者在矛盾中凸显了人物的真实性格:关羽,本身纠结,有着骄傲、自负的一面,却也用一生铸就着忠义、诚信的美德;刘备,低调谦虚、胸怀大志;曹操,文采风流、下手果决;诸葛亮,少年老成、激情四射——纷纷跃然纸上——而这些,则不论是在过去、抑或是在现在、乃至未来,都是很值得我们借 鉴的。
由于本着既要好看、又要尊重历史事实的原则,书中有些内容相应地做了些我认为详略还比较得当的处理——而关于这些处理是否真的得当,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当然,在我看来,本书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要是我写关羽的传记,就要写上它个百八十万字,凡是与关羽相关的东西——诸如貂蝉啦,赤兔马啦,青龙偃月刀啦,等等——都要好好探讨一番,要让朋友们都拿不动我的书为止。一笑。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人们翻阅的书。
是为序。
纪连海
2010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