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案
1.C
知识点:所谓国人暴动,是指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制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目”。召公虎规谏厉王,但监谤更甚,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年,举行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仓皇逃奔彘,公元前828年死于彘。
2.D
知识点: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各地诸侯乘势而起,争夺霸权。其中先后有五位霸主称霸天下,令诸侯臣服,这就是“春秋五霸”。据《白虎通·号篇》记载,“春秋五霸”分别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据《四子讲德文》载,“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3.B
知识点:晏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晏婴是齐国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齐灵公二十六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
4.B
知识点:《国语》是一部历史文集的汇编,是当时各国史官分别记录、各自成章,然后,经过整理润色,由西汉刘向考校后定型。由于各国之间的记载均是由各国史官记录,彼此之间并无相互照应,故为国别体史书。
5.B
知识点:管仲,即仲父,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齐国颍上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年由于生活贫苦,曾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后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6.C
知识点: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或者稍前一些。共传14代、17个王,有400多年的时间。有一个推算的具体纪年——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也只是大概的推算。夏朝始于夏禹,终于桀。
7.B
知识点:元谋人,又叫元谋直立人,或者叫元谋猿人,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冈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也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左右。
8.A
知识点:山顶洞人,是指生活在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根据最新检测,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应介于距今2.7万年~3.4万年之间。
9.A
知识点: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10.B
知识点:公元前200年,刘邦及其先头部队被匈奴围在平城白登,七天七夜无法突围,与主力部队断绝了联系,后用陈平计策,向冒顿单于的阏氏(冒顿妻)行贿,才得脱险。这便是历史上的“白登之围”。
11.C
知识点: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汉初三杰即出自此处。
12.D
知识点:六部,从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其职务在秦汉时本为九卿所分掌,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曹渐变为部,隋唐始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因此,六部长官为尚书令,副官为侍郎,分别执掌各种政务。
13.C
知识点:《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又称《太史公记》,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130篇,526500余字。
14.D
知识点: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建造长城,发兵三十万,征集了民俘几十万;为了开发南方,动员军民三十万。他又用七十万囚犯,动工建造一座巨大豪华的阿房宫。二世即位后,又从各地征调了几十万囚犯和民夫,大规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导致民不聊生,于是陈胜、吴广于大泽乡发动农民起义。大泽乡位于现在安徽宿县东南。
15.A
知识点:《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对“白马之盟”的记载是:“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即限定只有刘姓才能当诸侯王,没有刘姓皇帝的批准,非刘姓人没有大功不能被封侯。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形成家天下的局面。
16.A
知识点:张骞,字子文,汉中郡成固人,汉代卓越的探险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汉武帝建元元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未果。后又多次出使西域各国,开辟了一条以长安为起点,经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的“丝绸之路”。
17.B
知识点:西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日趋猖獗。皇族刘秀于更始三年夏,在鄗县南千秋亭五城陌即皇帝位,改元建武,改鄗为高邑,次年又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之后四年,他指挥军队镇压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
18.B
知识点:建安五年十月,袁绍派车运粮,屯积在故市、乌巢。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以轻骑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行动,夜袭乌巢,火攻取胜。袁军前线闻得乌巢被破,导致军心动摇,大军遂溃。官渡之战就这样以曹胜袁败而结束。
19.C
知识点:李白的诗句“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谢灵运生活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穿木屐和芒屐。屐为木制鞋,底厚齿高,可以蹚水和踏泥,适合雨水较多的南方。谢公屐屐齿分前后,可活动调节,便于登山。
20.B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原文化,推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
21.B
知识点:隋炀帝在位时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了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这段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大运河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南北相接,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22.B
知识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隶属于尚书省,按照职责范围执行尚书省分配的任务。三省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23.A
知识点:开元盛世共29年,是唐玄宗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
24.A
知识点:金城公主于唐中宗时期嫁入吐蕃,东华公主是唐玄宗的堂外甥女,嫁于契丹松漠郡王李邵固。永安公主是唐宪宗李纯之女,出嫁回纥保义可汗。文成公主是唐太宗之女,嫁入吐蕃松赞干布。为此,松赞干布在拉萨修建布达拉宫,供文成公主居住。
25.B
知识点:乾德元年(963年)春,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了石守信、高怀德等一干军事将领和政要饮酒,席间表达了让众大将放弃兵权的建议,第二天,众大将上交兵权,辞官回乡。历史上称为“杯酒释兵权”。
26.A
知识点:《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27.C
知识点:萧何为西汉初的政治家,西汉初期提出“休养生息”的政策。李世民继位后,提拔曾反对过他的魏征做了谏议大夫。范仲淹为北宋名臣,宋仁宗时期范仲淹为参政知事,以改革时弊,其《岳阳楼记》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佳句,正是他一生的写照。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为参政知事,主持变法,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28.B
知识点:三省之间互相合作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三者之间相互限制,也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皇帝颁布的法律文告)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正是政治力量之间的牵制与激励,可实现王权集中的目的。
29.A
知识点: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助其成帝业。后为赵高所忌被腰斩。
30.A
知识点:公元前458年,晋哀公即位不久,晋国六卿之一的智伯掌握晋国的实权,他伙同韩氏等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邑地,接着又联合韩、魏围攻赵国都城晋阳,企图一举灭赵。赵襄子以“唇亡则齿寒”的道理,派人秘密说服韩、魏,联合反智伯,大败智军于晋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领地。公元前403年,赵、魏、韩受封为诸侯。
31.A
知识点:“远交近攻”、“分化离间”、“连横”都是秦国采用的分化六国的策略,而合纵是苏秦联合六国抗拒秦国的策略。所谓合纵,又写作“合从”,是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的政策。
32.C
知识点:《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在西汉末年,由刘向按照国别对此进行重新编订。因该书记录的是战国时期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故刘向将书名定为《战国策》。
33.D
知识点:谢衡是谢安的祖父,生活于西晋时期。谢安生活于东晋时期,谢玄是谢安的侄子,是谢灵运的祖父。谢灵运生于东晋末年。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初期,参与淝水之战的是谢安和谢玄,而谢玄当时只是东线将领,主要的决策者是谢安。
34.A
知识点:《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共196年的史事。
35.B
知识点: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当时,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即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帝位,年号贞观。
36.D
知识点:《礼记·曲礼下》载:“天子皇帝死称薨,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碌,庶人死才称死。”生老病死本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古人对死有许多避讳,故“死”有很多别称。皇帝死专称为驾崩、崩殂、大行等,一般平民百姓则称殁、殂、故、终等。
37.D
知识点:山东的“山”,一是指崤山,古时是指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即秦国东边的中原地区。比如《史记》常有山东豪杰如何如何,就是指的这层含义。另一个就是太行山,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山东省名即来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所谓的山东,即指崤山以东地区。
38.D
知识点:朱仙镇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明朝时是开封唯一的水陆转运码头。到明末,朱仙镇已与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镇。南宋绍兴十年,岳飞挥师北伐,在郾城大败金兵,并取得了著名的朱仙镇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