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D
知识点:南唐后主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降为宋朝囚徒后,其词几乎都是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和倾泄变为囚徒后的深哀巨痛。其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所称“故国”,即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
36.C
知识点:《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十九首中的第十首。其中“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几句诗化用《诗经·大东》“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而来,诗句为我们传达出一种虽是哀怨,却有一种刚强之美,虽是哽咽不能语,也自是一种倔强和坚持的情感。
37.C
知识点:白衣卿相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以上评语出自宋仁宗对柳永科考试卷的点评,后柳永被人戏称为“奉旨填词柳三变”。他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且他的词流传很广,“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38.B
知识点:《月夜》是杜甫困居长安时所作,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挂念。情深意真,明白如话,丝毫不见为律诗束缚的痕迹。《月夜》全诗为“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39.B
知识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位朋友要远去四川做官时,王勃的赠别之作。以全诗整体情况来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二句,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在安慰朋友的同时,也慰藉自己,是一句千古流传的名句。
40.B、D
知识点: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李斯,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41.A、C、E
知识点:初唐四杰,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杨炯《从军行》;“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出自骆宾王《咏蝉》。
42.B
知识点: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其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意思是说:秋天霜露很重,在这样的环境下,蝉翼沾满了湿润的露珠,寒蝉很难举翅高飞;秋风飒飒,淹没了寒蝉悲悲戚戚的叫声。
43.D
知识点:刘禹锡,字梦得,浙江嘉兴人。其名篇《石头城》、《乌衣巷》两诗均作于石头城。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孙吴就石壁筑城戍守,称石头城,后人也每以石头城指建业。石头城又称金陵,即为现在的南京,六朝古都。这些朝代,国祚极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
44.D
知识点:丘迟,南朝梁文学家。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其父灵鞠,为当时文人。初仕齐,官殿中郎。入梁,官司空(一作司徒)从事中郎。诗文传世者不多,所作《与陈伯之书》,劝伯之自魏归梁,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之作。
45.C
知识点:北宋庆历六年,一代名臣范仲淹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于是诞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名句,即出自《岳阳楼记》,意思是,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46.A
知识点: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此处用“青鸟”来表现“相见难”。
47.D
知识点:曲,在元代又称为词余、新乐府。一般而言,曲即元曲。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较为相近。可在字数定格之外另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48.B
知识点: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元军俘虏,并被带往北方囚禁,途中经过零丁洋,便写了“过零丁洋”诗来抒发国破家亡的抑郁。其诗的下半阙如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9.D
知识点:李白《古风》,共59首,是以古讽今、寄慨抒怀的五言古诗。诗的主题是感慨怀才不遇。“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中“洗耳翁”指许由。据皇甫谧《高士传》说,尧曾想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接受,认为这些话污了他的耳朵,就去水边洗耳,并逃往箕山,农耕而食。世人视许由为不慕荣利的人。
50.D
知识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无题》,为该诗颔联。以“春蚕”和“蜡烛”一对最富有表现力的比喻,来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丝”与“思”谐音双关,作者移情于物,表现情思的缠绵沉痛,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堪称千古绝唱。
51.A
知识点: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苏轼散文(小品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如《赤壁赋》等,均是这方面的名篇。
52.A
知识点:“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出自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是一首颇具讽刺鄙视意味的小词。作者用犀利的笔触,活画出洪迈出使金国丧志辱节的丑态,宛然一幅绝妙的讽刺漫画。
53.D
知识点:中国古代散文在宋代最后定型,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宋占其六。其间名家辈出,构筑了宋文发展的繁荣景观。与唐代散文相比,宋代散文的特色在于:内容上,和现实紧密结合,多论政与论道之文,其中又带有强烈的忧患感与危机感;风格上,趋于平易自然、条达疏畅;艺术表现上,喜好议论并善于议论,一些政论、史论还往往借题发挥。由此可见,南宋主要以议论性散文成就最高。
54.C
知识点:元好问是金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批评家。元好问论诗主张天然真淳,反对堆砌雕琢,重视独创精神,宣扬恢复建安以来诗歌的优良传统,是位有独到见解的诗歌评论家。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是继杜甫之后运用绝句形式比较系统地阐发诗歌理论的著名组诗。他评论了自汉魏至宋代的许多著名作家和流派,表明了他的文学观点,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55.B
知识点: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大约生于金代末年,大都人。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南吕·一支花·不伏老》是关汉卿的自述,用通俗自然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多才多艺而又玩世不恭的市民阶层知识分子形象,以此表示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桎梏人性的反叛。以上选段即出自该作品。
56.A
知识点:《北宋志传》,现存较早的版本有万历年间建阳余氏三台馆本,与《南宋志传》(此书主要写宋太祖故事,内容与书名不甚相合)合刊,共20卷。作者不详,或谓嘉靖时熊大木编。书写北宋末杨家将抗击契丹入侵的故事,属于历史演义小说。内容相类的小说另有《杨家府演义》8卷,初刊于万历三十四年,大约从前者演变而来。
57.B
知识点: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出自辛弃疾名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作者南归做建康通判期间。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作此词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58.A、B、E
知识点:辛派词人,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59.A
知识点:《花间集》,晚唐五代词选集。10卷,选录唐末五代词500首。编者赵崇祚,字弘基。生平事迹不详。据欧阳炯《花间集序》,此集当成书于后蜀广政三年,其时赵崇祚为卫尉少卿。在1900年敦煌石室藏《云谣集》发现之前,《花间集》被认为是最早的词选集。
60.A、C、D、E
知识点:宋代是词这一文学体式发展的顶峰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的词人,也出现了许多传世名作。《六一词》为北宋词人欧阳修所著;《乐章集》为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所作;《东坡乐府》为北宋豪放派大家苏轼苏东坡所作;《珠玉集》为北宋词人晏几道所著。
61.A
知识点:念奴娇,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是词牌名。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其中所指“周郎”,即为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
62.B
知识点:乔吉,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剧作存目十一种,有《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玉箫女两世姻缘》三种传世。其中《杜牧之诗酒扬州梦》,又称《扬州梦》,是叙述唐代诗人杜牧风流韵事的杂剧作品。
63.D
知识点:姚燧,元代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迁居河南洛阳。姚燧以散文见称。宋濂撰《元史》说他的文辞,闳肆豪刚,“有西汉风”。黄宗羲甚至说他的文“非有明一代作者所能及”(《明文授读序》),有元代前期“盛世之音”一说,后人对其称颂备至。
64.A
知识点:宋濂,明朝开国元勋,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谥号文宪。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明初文学家。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
65.A
知识点:《浣纱记》,根据中国明代传奇作品《吴越春秋》而改编的昆曲剧目,是最早采用魏良辅改造的昆腔进行创作的传奇。原名《吴越春秋》,作者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人。它借中国春秋时期吴、越两个诸侯国争霸的故事来表达对封建国家兴盛和衰亡历史规律的深沉思考。
66.B
知识点:《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明朝人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67.A
知识点:《长生殿》,传奇剧本,清初洪升作。历十余年始成,曾三易其稿,初《沉香亭》,继改称《舞霓裳》,三稿之后,始在北京定今名。有稗畦草堂本、文瑞楼刊本、《暖红室汇刻传奇》本等流传。剧本从多方面反映社会矛盾,将百姓的困苦和宫廷的奢华生活作了对比,爱憎分明。清宫内廷尝演此剧,北京的聚和班、内聚班等班社都以演此剧而闻名。
68.C
知识点:黄景仁,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出自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全诗为“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69.B
知识点:《定庵文集》及《续集》的作者是清代的龚自珍。龚自珍原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人。龚自珍一生著述丰富。他在22岁时就自编了一部文集,题名《伫泣亭文集》,后又编成《定庵古文》两卷,均是稿本。龚死后,魏源根据其子龚橙的存稿,选编《定庵文录》,并为之序,但未刊刻。后又多次编排,得以保存至今。
70.D
知识点:俞万春《荡寇志》,接续金圣叹评本之七十回水浒传而作,是所有水浒系列作品中唯一立场相对的一本著作(金圣叹评本之立场有正反两说,尚无定论),因作者生于清际太平天国乱前,国内盗贼横生,作者有感于当时中国受盗贼横行之苦,因而深恶盗贼,并进而著书立论,对宋江等人深恶痛绝,凡梁山泊上一干人等,几乎都无好下场。
71.B
知识点:耶律洪基,即辽道宗,契丹名查剌。好汉文化,习儒学,所作诗赋很多,编为《清宁集》。其诗《题李俨黄菊赋》通过巧妙联想,写出秋菊独傲风寒的异质,并以此抒发诗人的敬慕之情,极富韵致。全诗为“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72.A
知识点: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提倡唐宋古文,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著有《三吴水利录》、《易图论》、《震川文集》、《震川尺牍》、《震川先生集》等。
73.A、B、C
知识点:“四大奇书”,又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是指《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这四部小说被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称为“四大奇书”,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它们分别开创了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和世情小说传统。
74.A
知识点:《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代表着清代文言短篇小说主导潮流和正确方向。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75.C
知识点:纳兰性德以词闻名,现存词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76.D
知识点:《长生殿》,初名《沉香亭》,继称《舞霓裳》,最后才定名为《长生殿》。该剧取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和元代白朴杂剧《梧桐雨》,全剧共五十出,讲述的是唐明皇与杨玉环的故事,剧本从多方面反映社会矛盾,将百姓的困苦和宫廷的奢华生活作了对比,爱憎分明。
77.C
知识点:《三国演义》全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该句就出自《三国演义》卷首语,以此来说明东汉末年战乱频繁,政权交替。
78.A
知识点:《红楼梦》中有这样的描述:“宝玉佩带的‘通灵宝玉’,大如雀卵,灿如明霞,莹润如酥,正面刻着‘通灵宝玉’四字,还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字,背面刻有‘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宝钗金锁上所刻之字。
79.B
知识点:明清白话短篇小说之成就主要体现在拟话本的创作方面。所谓拟话本,一般指模拟说书人底本创作的案头小说。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由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最早应用这一名称,指的是宋元时代产生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和《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品。篇首一般指作品开头的一首诗、词或者一诗一词。
80.C
知识点:李渔,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生于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十二楼》和《无声戏》为李渔的拟话本小说,《十二楼》为清代著名孤本小说,《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取与“有声戏”即戏曲相反之意,意在描绘一出出人生舞台上的活剧。这两本小说均为李渔拟话本小说,是清代拟话本小说成就最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