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转移和三大议题的讨论 第一节

分组讨论

分组名单在开幕前已经发给了会议出席者,整个会议按地区分为六个大组。每组指定四个召集人:

华北组:林乎加(北京)

刘子厚(河北)

罗青长(中央调查部)

秦基伟(北京军区)

东北组:王恩茂(吉林)

任仲夷(辽宁)

唐 克(冶金部)

杨 勇(总参谋部)

华东组:彭 冲(上海)

万 里(安徽)

白如冰(山东)

聂凤智(南京军区)

中南组:段君毅(河南)

毛致用(湖南)

黄 华(外交部)

杨得志(武汉军区)

西南组:赵紫阳(四川)

安平生(云南)

张平化(中宣部)

梁必业(总政治部)

西北组:汪 锋(新疆)

霍士廉(宁夏)

胡耀邦(中央组织部)

肖 华(兰州军区)

每组四个召集人中,省市自治区的负责人(都是书记)有两人,本地区的大军区或中央军委直属机关一人,中央或国家机关一人。五位中央常委不编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编入组内作为分组的一般成员。召集人本人又是政治局委员或候补委员的只有两个人,那就是华东组的彭冲和西南组的赵紫阳。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的负责人都编入本地区组内,其他出席者分别编到各地区大组。各组人数平均在33―35人之间。

我特别注意了自己的同行――搞意识形态工作、科学研究和新闻工作的那些人。从分组名单中看到李鑫在华北组,胡乔木、张香山在华东组,曾涛、华楠、胡绳在东北组,吴冷西在中南组,熊复、胡绩伟、张平化、张耀祠在西南组,杨西光、王惠德和我在西北组。其中李鑫、吴冷西、胡绳、熊复原来同我一起在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他们一直参加《毛泽东选集》的整理工作,李、吴、胡是以毛泽东著作编委会办公室负责人的身份参加会议,熊复以《红旗》杂志总编辑的身份出席会议,曾涛、胡绩伟、杨西光、华楠、张香山、王惠德各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广播局、编译局的名义参加会议。张平化是中宣部部长,涉及他的事不算少。张耀祠是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但管不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事情。

我被分配在西北组。我们西北组的成员除四个召集人外,有方毅、纪登奎、徐向前三个政治局委员,有王震、周建人、宋任穷三个人属于“三副两高”的。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来的,有陕西的李瑞山、王任重、于明涛,甘肃的宋平、李登瀛,宁夏的邵井蛙,新疆的宋致和,青海的谭启龙、赵海峰,新疆军区的刘震、郭林祥,兰州军区的韩先楚,中直机关的杨西光(《光明日报》)、王惠德(编译局),军委直属机关的李水清、陈鹤桥(这两位是二炮的)、莫文骅(装甲兵),国家机关的刘伟(二机部)、张珍(五机部)、张劲夫(财政部)、江一真(卫生部)、姚依林(国务院财贸小组)、李人俊(国家计委),还有一个便是我。

我是作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负责人出席这个会议的。西北组成员中不少同志是熟人和朋友,也有好几位是初识,在这个会上相处得很好。有的如江一真,后来就成了我的朋友,在海南开发促进会的工作中我们成了同事,前几年逝世了。

所有的发言都在小组会内进行,除很少的几次大会外,一般的出席者再没有其他会议活动,分组会一般上下午都开,星期天一般不休息。

这个会的简报工作做得很好。一是快,各组的人第二天就可以看到前一天其他组的发言。二是详细,有用的话很少被删去。三是比较准确,我看到简报上反映我说的话,没有发现记得不对的地方,会上我也没有听到对这次会议的简报工作有什么不满的意见。在那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谁都知道说套话没有意义,因此简报很有看头,仔细地读简报成为一个必需的工作。这个会议的简报起了很好的作用,使得各组之间及时地进行交流和讨论。许多讨论是在组际进行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