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廉云 我们这些民革老党员们(10)

[9] 刘斐(1989-1983),字为章,湖南醴陵人。先后在广西南宁讲武堂、广东百?-讲武堂学习。1926年促成两广统一,兴师北伐。在北伐中深受白崇禧赏识。大革命即将失败时,刘斐东渡日本学习军事。1934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回国的刘斐拒绝当蒋介石的幕僚,积极促成李宗仁、白崇禧一致抗日反蒋。抗战全面爆发后,刘斐任对日作战大本营作战组中将组长,直接参与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后?-助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49年刘斐参加和平谈判。推动程潜举行湖南起义、策划在港军政要员起义。 1949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常委,第五届中央副主席。

[10] 邵力子的夫人。

[11] 杜聿明(1904-1981),字光亭,陕西米脂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国民党陆军中将,爱国将领,著名的军事家、统帅。曾参加北伐。抗战爆发后,参加过淞沪会战。任国民党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新编第11军(后改为第5军)副军长。1939年12月,与郑洞国、邱清泉等取得昆仑关大捷。后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等职。1949年被俘。1959年特赦。1961年,任全国政?-文史委员会文史专员。1964年,任全国政?-委员。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常委。

[12] 方贤旭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方声洞的遗腹子。民革市委委员。

[13] 沈性元(1906-1987),女,浙?-嘉兴人。钱昌照夫人。其大姐沈性真是黄郛的夫人,著有《亦云回忆录》,二姐沈性仁是学者,其丈夫是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陶孟和。其兄沈怡是水利工程学家,曾任南京特别市市长,去台后曾任“交通部长”。

[14] 红学专家俞平伯之外孙。

[15] 刘芸生、傅东、博立三人分别为傅作义的夫人及子女。

[16] 杂文大家、诗人聂绀弩的夫人。

[17] 即张学明和朱珞君。

[18] 指民革北京市委副主委覃异之。

[19] 陈久敬?-在多个外国驻华大使馆教过英语。

[20] 程瑜是程潜之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

[21] 张琳是国民党元老张继之女。

[22] 张永轼是黄埔学校第十七期学员,西点军校毕业。

[23] 舒赋章是李济深儿媳。

[24] 现任北京市政?-副秘书长、民革北京市委秘书长、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25] 郑洞国(1903―1990),湖南石门人。学生时代参加过“五四”运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参加东征和北伐,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旅长、师长。是参加抗战最早的国民党将领之一。1933年,郑洞国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战役,给日军以重创。“七七”事变后,他率部参加了平汉路保定会战。后参加徐州会战,在台儿庄大捷中战功显著,升为第95军军长,后率部参加武汉会战。1938年底,任国民党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新编第11军(后改为第5军)副军长兼荣誉第1师师长。次年12月,与杜聿明、邱清泉等参加昆仑关战役。后升任新编第11军军长、第8军军长。后参加鄂西会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1943年春,郑洞国任中国远征军新1军军长,攻克日军缅北防御体系。抗战胜利后,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授中将军衔。后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代理司令长官。1948年10月,率部投诚。1952年,任水利部参事、全国政?-文史专员。1954年,任国防委员会委员。1962年加入民革。全国政?-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七届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自1979年起任民革第五、六、七届中央副主席。

[26] 李默庵(1904-2001),湖南长沙人。1923年毕业于长沙师范学校,后考入程潜先生创办的陆军讲武学校,随之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后参加东征、北伐,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5年4月被授予国民党中将军衔。“七七”事变后,他率部开展抗日斗争,在中华民族处在危亡的关键时刻,为保卫祖国作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后,任国民党军队第三方面军总司令等职,参与酝酿和筹商程潜先生起义的一系列重大事宜,并列名于起义通电之中。后在香港与黄绍?、刘斐等40余人发表声明,宣布与蒋介石集团决裂。后转阿根廷?-商。1963年赴美国定居。1991年初从美国回国定居,任黄埔同学会副会长、会长,全国政?-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常委。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