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3)

王实甫的《西厢记》并未让后人局限于张生、崔莺莺等角色,却把最佳女配角红娘推上历史舞台,实在是他的不经意之举。《西厢记》原本是由唐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改编的。主要讲张生和莺莺恋爱的波折,红娘不过是个不起眼的丫鬟,但在王实甫笔下却加了她的戏份,将其作为张生和莺莺爱情的催化剂。不料这一增戏份,却把红娘捧红了。

不必细述《西厢记》的种种情节,只简单讲讲张生与莺莺的邂逅与续缘。崔相国身故,夫人郑氏为丈夫送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身边带着女儿崔莺莺。在行至河北的途中因故受阻,郑氏等人只好暂居河中府普救寺。

寺中的住客当中还有一书生张生,他本是前礼部尚书之子,父母死后家境败落,赴京赶考也经过此地,在普救寺中停歇数日,碰巧遇到在寺中游览的崔莺莺和红娘。张生见莺莺美貌如花,立刻一见钟情,唐突地送了莺莺一首赞美诗。他原以为会遭到莺莺的拒绝,没想到莺莺竟然回了一首诗。从此二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以情诗为媒介开始恋爱。几日下来,崔夫人发现女儿的行为反常,暗中叫红娘监视莺莺,却不料红娘阵前倒戈,反而帮助两人私下幽会。

当朝叛将孙飞虎听闻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便率领五千人马,围困普救寺索求美人。崔夫人一心解围,声称谁能解"普救寺"之难,就将崔莺莺许配给他。张生立刻书信一封给他的八拜之交、征西大元帅杜确,铲除了孙飞虎这个大害虫。但之后崔夫人却突然出尔反尔,声称莺莺已经许配给公子郑恒。张生和莺莺只有隔墙以琴表心意,通过红娘进行书信来往。

红娘之所以极力撮合张生和莺莺的情事,一开始是热心,后来则带几分私心。在她帮助张生穿针引线时,张生表示过要好好酬谢她,她却说:"不图你甚白璧黄金,则要你满头花,拖地锦。""满头花"和"拖地锦"其实是古代婚嫁的礼服,她的意思是希望张生能娶她。

女作家侯虹斌对这点曾有过一段解读:红娘是崔莺莺的丫鬟,以她的身份只能终身为婢,嫁人也只能嫁给下等人,生子生女都是奴婢。但古有"陪嫁丫鬟"一说,小姐嫁出去之后,富家有权纳小姐的丫鬟为妾。红娘极力撮合张、崔两人,也是她相中了张生的人品,希望张生能顺带娶她。而且她不止一次暗示过张生,明里暗里都在问张生如何"报答"她。她的想法并没有原则性错误,利己考虑是因为身份卑微而引发的权宜之计,倘若张生断然不娶她,她也没办法。何况她并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利益。

在红娘的协助下,张生与崔莺莺虽然能隔墙幽会,但无法见面依然让两人活得很苦。几天之后,张生就因相思而病倒,莺莺也因日思夜想魂不守舍。崔夫人便叫来红娘严刑逼问,才知张、崔二人一直有来往。红娘料定夫人听闻之后会怒不可遏,不但不怕,倒干脆为张、崔辩驳起来,指责夫人不通人情。

【秃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

【圣药王】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下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麻郎儿】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

【幺篇】世有、便休、罢手,大恩人怎做敌头?起白马将军故友,斩飞虎叛贼草寇。

【络丝娘】不争和张解元参辰卯酉,便是与崔相国出乖弄丑。到底干连着自己骨肉,夫人索穷究。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

这五段唱腔出于《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是红娘最出彩的段子。 " 圣药王"、" 麻郎儿"、"幺篇"三段曲子是红娘赞崔、张是才子佳人、情投意合,而张生的义兄还是大将军,与崔家门当户对;而"秃厮儿"、"络丝娘"两段里,确实红娘直接损老夫人不守信用,坏人家因缘,连心头肉的好女儿都不管不顾。五曲铿锵有力,完全展露了红娘伶牙俐齿的一面。

 

读书导航